一張餓到只剩皮包骨的照片…..這是我們的北極熊嗎?!

如果每天只能用一度電,你會做什麼?再不節電,第一個消失的物種將是可愛的北極熊!(圖/Kerstin Langenberger Photography@facebook)

究竟誰是傷害北極熊的兇手?這一張在讓全世界心碎的照片—一隻餓到皮包骨的北極熊,癡癡地望著鏡頭,站在小小的浮冰上面...

來自德國的女攝影師克斯丁.蘭傑伯格(Kerstin Langenberger)在挪威拍到一張讓全世界心碎的照片—一隻餓到皮包骨的北極熊,癡癡地望著鏡頭,向全世界求救!

2100年可能再也看不見北極熊

究竟誰是傷害北極熊的兇手?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科學家指出,北極冰帽的融化速度超出了科學家的預期,預計在2050年將會減少40%,若溫室氣體的排放再不降低,北極冰帽將在本世紀消失,目前約為1.6萬隻的北極熊,在2100年也可能全數滅絕。

全球暖化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人類工業化的發展之後,造成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年年攀升,尤其二氧化碳正是造成全球暖化的元兇,根據美國環保局(EPA)的統計數據,全世界的溫室氣體有77%是人類產生的二氧化碳,大多來自於工廠、發電過程以及交通工具。

根據2016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統計數據,目前會員國公布的降低二氧化碳溫排放量的計畫,均不足以達到將全球氣溫控制在攝氏2度的目標。基於此,各國政府致力於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紛紛簽定「京都議定書」,除了積極尋找新的替代能源之外,也研發或制定各種節電、減碳的政策與產品。

節能比尋找替代能源更重要

例如:日本則是在311福島核災後,有企業推出「空調服」,利用衣服內置的小電風扇讓汗水汽化,節能又涼爽;日本電信公司Softbank也推出遠端工作技術,讓員工在家工作,不只能減少辦公室的用電量,也降低了通勤可能產生的污染。除了企業積極實施節電減碳之外,日本政府也力倡節能,日本中央政府內閣官房與經產省建立網站「節電.go.jp」,每個人都可以在網站上看到各地的節電目標數值,還有自己要再省多少電才可以達到目標。

在德國,節電、節能更是從民眾到政府都有高度意識,且落實在日常生活裡。例如,在德國民眾要出租房屋或買房,該建築物一定要持有「能源護照」,在「能源護照」裡都會明確標示出該建築物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空調的使用狀況等。澳州政府甚至有專為咖啡店制訂節電、省水的環保政策。義大利的政府鼓勵企業徹消上班打領帶的規定,因為義大利衛生部發現,不打領帶可讓人體降溫2至3度,也能讓上班族減低對冷氣空調的依賴。

自工業革命以來,火力發電、工業廢棄排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這些都是全球暖化的元凶。(圖/mrhayata@flickr)
自工業革命以來,火力發電、工業廢棄排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這些都是全球暖化的元凶。(圖/mrhayata@flickr

再過10年台灣將缺電235億度

台灣是個天然資源相當有限的國家,且高達98%的能源依賴進口,電力系統又屬獨立電網,也無法從他國輸入電力,因此,台灣面臨的缺電風險比其他各國更為嚴峻。

如果每天你只能用一度電,你準備拿來做什麼?上網?吹冷氣?看電視?你算過自己每天用多少度電嗎?一度電就是1000瓦的電器使用一小時的能量,想知道電器用品會消耗多少瓦電力,可以查看商品說明書,像是一個LED燈約是9瓦,用一小時就是0.009度。 (相關報導: 台達綠築跡展》互動展演勾勒低碳城市藍圖,論壇分享電動車關鍵趨勢 更多文章

根據媒體報導,過去10年台灣的用電量已上升了322億度,以2013年的用電量來看,已達到2134億度,每年更以平均1.65%的成長率增加,預估照這樣的用電量增長,再過10年,用電量將再增加463億度。也許這些數字感覺不出什麼,但是根據台電公司的預估,就算這10年間再興建3座火力發電廠,以及配合民營電場的運轉,10年後台灣用電量還是缺電235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