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因為香港的抗議事件,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通訊軟體:Telegram(電報)。為什麼抗議者選擇用它來通訊,而不是我們熟悉的 Line 或 WhatsApp?它有什麼特殊的功能?今天我們來看看 Telegram 的創辦者和他的創業故事。
創新點:用獨特功能與既有的龍頭競爭,鞏固小眾市場,逐步擴大顧客群。
Telegram 是由一對來自俄羅斯的兄弟 Pavel 與 Nikolai Durov 所創辦的。
Nikolai 比 Pavel 年長4歲,而且還是一位「神童」!他不但3歲就開始看書,而且還曾經贏得三屆的國際數學奧林匹亞金牌、兩屆的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競賽。
Pavel 雖然在數學以及寫程式上沒有比哥哥出色,但是,他叛逆的性格,不喜歡服從權威。當 Pavel 還在求學的時候,他就常常駭入學校網路。有一次,他還擅自修改學校電腦的登入畫面,將他最討厭老師的照片和「該死」兩個字並排。
這些樣的性格,讓Pavel 成為一名出色的創業家。在22歲那年,Pavel 就創辦了俄羅斯最大的社交網站 VKontakte(中文:「與你聯繫」),而且還被人稱為「俄羅斯的馬克祖克柏」。
是什麼導致 Durov 兄弟從社交網站,轉戰通訊軟體?而 Telegram 為什麼會那麼受歡迎?
本文 5 大重點:1. 22 歲就創辦了在地社區媒體,還被稱「俄羅斯馬克祖克柏」。2. 不和權貴合作,導致一手創辦的公司被收購。3. 秘密開發加密通訊軟體,務求能夠「敗部復活」。4. 安全和無審查是雙面刃,保護了「善」也保護了「惡」。5. 太安全與太成功導致被禁用,員工還要不同移動以保安全。
1. 22 歲就創辦了在地社區媒體,還被稱「俄羅斯馬克祖克柏」
2006 年,Facebook 的風潮橫掃世界。當時剛從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畢業的 Pavel 發現俄羅斯的年輕人並沒有非常踴躍的使用 Facebook。他判斷,這可能和語言,以及使用習慣有關係,因此就決定開始打造「在地」的 Facebook,讓俄羅斯的大學生也能夠互相聯繫。
於是,Pavel 邀請了哥哥透過電話,給予技術支援,很快的就將「與你聯繫」開發完成。想不到,「與你聯繫」極受好評,在一年內,用戶量就迅速的超越了百萬。而 Nikolai 也決定要到「與你聯繫」上班,全力支援 Pavel。
當時,俄羅斯對網路還沒有太多的管制,因此,Pavel 靠著這些便利讓「與你聯繫」除了能用來社交通訊,還加上了檔案分享的功能。而用戶就會將各種影片、音樂放在「與你聯繫」上和朋友分享。這雖然是踏在法律的灰色地帶(「與你聯繫」不需要對用戶上傳的檔案負責),但也成功的吸引了更多人使用「與你聯繫」。
但是,Pavel 萬萬沒有想到,「與你聯繫」的成功,也引起了俄羅斯政府的注意。
2. 不和權貴合作,導致一手創辦的公司被收購
2011 年 12 月,數萬名俄羅斯年輕人湧上街頭,抗議選舉不公。由於這些年輕的示威者都透過「與你聯繫」來散佈訊息,所以,俄羅斯聯邦安全局 (FSB) 聯絡 Pavel,要求他刪除相關的群組。
其實,在之前 FSB 也曾對 Pavel 提出過很多次類似的要求,而 Pavel 都有遵循。但這次,他決定一步不讓,還在自己的「與你聯繫」頁面上公佈了 FSB 寄給他的信件。
當天晚上,全副武裝的部隊來到了 Pavel 的家,但是,Pavel 拒絕讓他們進入。幸好,武裝部隊這一次沒有破門而入。每當 Pavel 回想到這件事,他都會說:「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會拒絕關閉那些群組,應該是我心中某部分在抗拒。」
之後,Pavel 屢次拒絕和 FSB 合作,包括不關閉那些支持反對派領袖 Alexei Navalny 以及烏克蘭的群組。Pavel 也再次的將 FSB 的要求公諸於世,而這些行為,讓他「叛逆者」的形象更為鮮明,同時也吸引了更多年輕人的支持。
當然的,Pavel 的舉動引起了俄羅斯政府的強烈不滿,因此決定要將奪取「與你聯繫」的掌控權。兩家親政府的企業 Mail.ru 與 United Capital Partners 開始規劃收購「與你聯繫」。
破屋更遭連夜雨,在 2013 年 4 月,一台屬於「與你聯繫」的賓士轎車,被指控撞傷了一名警員。雖然 Pavel 堅稱他不是駕駛者,但警方還是決定要對他展開調查。警方前往「與你聯繫」辦公室與 Pavel 的住家蒐證,而這次Pavel 再也無法阻擋了。
車禍事件發生的隔天,United Capital Partners 對外宣佈已經在股市上收購了 48% 「與你聯繫」的股份,取得公司的控制權。Pavel 雖然極力反抗,但是,在隔年(2014)一月,他意興闌珊的將手上 12% 的股份都轉讓給 Mail.ru。Mail.ru 之後也購買了 United Capital Partners 手上的「與你聯繫」股份,完全的掌控了這家公司。
3. 秘密開發加密通訊軟體,務求能夠「敗部復活」
當 Pavel 在進行「與你聯繫」保衛戰的同時,他和哥哥悄悄的在紐約水牛城設立了一家名為 Digital Fortress 的新公司。而有幾位「與你聯繫」的員工,也同時搬遷到這裡上班。
在 2013 年8 月,當 Pavel 意識到他已經無法掌握「與你聯繫」之後,他對外公佈了一個消息:他和哥哥正在開發著一款加密通訊軟體Telegram。
雖然,一開始想要開發這樣的服務,是因為在和 FSB 交手的過程中,Pavel 想要確保他和其他人的溝通不會被監聽或擷取。但在公佈 Telegram 的計畫時,史諾登(Snowden)公開美國政府監聽計畫的事件正鬧得沸沸揚揚的,更讓 Pavel 相信,一個加密的溝通管道,是有市場的。
(相關報導:
允許用戶隱藏手機號碼 加密通訊軟體Telegram升級保護香港示威者
|
更多文章
)
因此,Pavel決定用他賣出「與你聯繫」股份所賺到的3億美金,來資助Telegram,而哥哥Nikolai則負責所有的技術工作。
為了要確保通訊的安全,所有用戶通訊會被加密,以確保就算中途被攔截,也無法被第三方破解。除此之外,Telegram 的用戶資料也會被加密,而且還會被分割成好幾份,然後儲存在隸屬於不同司法管轄區的主機上。在這個情況下,Durov 兄弟可以確保,就算任何國家機器動用法令「查封」Telegram 機房,它也無法得到完整的用戶資訊。
另外,在一般的一對一通訊中,Telegram 也提供了「私密通訊」功能。當使用這個功能時,用戶不能夠轉傳訊息,也不能夠擷取對話畫面。當然,對方還是可以拿另一台手機去拍攝目前的對話,但是,這的確讓截圖變得更困難了。
需要更多保護的用戶甚至可以使用「定時自毀」訊息。這些信息在用戶看過之後,就會像《007》或《不可能任務》中的訊息一樣,在一定的時間後,自我銷毀。這樣,發信者就不用擔心訊息流出。
另外,如果用戶發送到群組中的訊息也一樣可以收到保護。群組中的任何人都可以選擇刪除任何訊息。而這筆訊息將會在每一位群組成員的手機中被刪除。這樣可以減少群組中的討論被流出的風險。假設當年國父孫中山成立「興中會」時就有 Telegram,國父就不用擔心會員「名冊」在某人被捕時洩漏出去了。因為,國父之需要在「興中會」的群組中刪除有關「名冊」的訊息就好了!
最近,Telegram 又推出了新的功能:「安靜訊息」。用戶在收到這類的訊息時,不管手機目前的設定是什麼,Telegram 都不會發出通知。這對想要保持低調的用戶來說非常實用,因為不用擔心發出訊息會打擾他人。當然,如果兩個人在會議中要密碼交換訊息,也能夠使用這個功能,就可以避免打擾會議的進行了。
4. 加密和無審查是雙面刃,保護了「善」也保護了「惡」
除了保密,Telegram 群組的功能也有別於其他通訊軟體。一般的通訊軟體都會限制群組的成員,但是,Telegram 卻沒有任何限制。所以,原則上任何群組都能夠有無窮的成員,而任何在群組發送的訊息也能夠迅速的傳給所有人。
這個功能不但讓一大群人的通訊變得容易,同時在某些國家,甚至被當成新聞發佈的平台。烏克蘭的記者們是最先擁抱這個用法的人。他們覺得,在一般社群媒體(例如:Facebook)帖文,他們無法預期有多少人會看到這篇新聞。但是,如果使用 Telegram 的群組,那麼,他們最少可以確定所有群組的成員都會收到。
另外,Telegram 也在群組內提供各種數據,例如:觀看數和轉傳數,這讓發文者可以明確的知道有多少人看他們的文章。同時,Telegram 也支援各種不同的格式,除了文字和照片,用戶還可以發送影片、位置、甚至是傳送任何檔案。一般的通訊軟體在傳送檔案時,都會限制大小。在這方面,Telegram 也不例外,但是它的限制是 1.5 GB,遠比其他競爭對手的 100 MB 大多了!
(相關報導:
允許用戶隱藏手機號碼 加密通訊軟體Telegram升級保護香港示威者
|
更多文章
)
Telegram 相較起像 Facebook 或 Twitter 這樣的社交媒體還有一個大優勢,就是它不會有太多的資訊。用戶可以只訂閱自己想要關注的群組,而且就算訂閱了很多群組,也可以明確的辨別不同群組的訊息。這會讓用戶能夠更快速的找到想要的資訊。
當然,這個功能也有被濫用的風險。很多極右派組織如,親納粹、白人至上主義等,開始利用 Telegram 群組的方便,去招攬成員,並散佈極端思想。例如,在今年8 月3 日的德州槍擊案發生後,有人在一個名為「塔克的加速國家復興主義者聯盟」的 Telegram 群組中稱讚槍手 Patrick Crusius 為 Saint Patrick(聖博德,天主教的聖人)。
雖然受到非常多的批評,但是,Pavel 一直堅持 Telegram 永不審查的政策。唯一例外的是在 2015 年,當 ISIS(伊斯蘭國)透過 Telegram 來宣傳它的理念,並號召「義士」加入它們時,Pavel 毅然的移除了78 個 ISIS 成員管理的群組。但是,Pavel 宣稱這並沒有破壞 Telegram 的政策,因為那些都是公開群組。他重申,所有私人群組的對話都不會被審查。
但是,Telegram 在去年又遇到類似的問題。它在 Apple 的 App Store 中忽然被下架,因為含有「不當內容」。Telegram 迅速的在程式內加上過濾器,然後在 48 小時後再次得以在 App Store 上架。目前,使用 iPhone 的用戶在 Telegram 查詢極右組織的群組時,都會看到一段訊息:「此群組無法顯示在您的裝置中,因為它違反了Apple App Store 審核指南1.1.1 項」。
5. 太安全與太成功導致被禁用,員工還要不同移動以保安全
當「與你聯繫」變得成功後,Pavel 被俄羅斯政府盯上。而隨著Telegram 的成功(它在2013 年10 月公佈每天有超過10 萬活躍用戶,5 個月後,每天活躍用戶成長到1500 萬。),目前不但俄羅斯,甚至伊朗、巴基斯坦、印尼、巴林、以及中國大陸都完全或部份禁止國民使用Telegram,因為它加密得太徹底,政府無法掌控。
在這樣的狀況下,Pavel 唯有讓員工不停的「移動」以保證他們的安全。雖然Telegram 的總部設在柏林,但是,員工們都只會在同一個地方逗留幾個月,然後就全部搬遷到新的地方。因此,他們都住在飯店或在Airbnb 上找地方住。他們的生活方式,也像《不可能的任務》中的角色。
目前,Pavel 每月大概要花費100 萬美金維持Telegram 的運行,因此,他也有嘗試募資。不過,他在Telegram 的官網上非常清楚的列出了他對這家公司的想法:「賺取利潤絕對不會成為公司目標」(Making profits will never be a goal)。
根據《福布斯》(Forbes) 的資訊,Pavel 目前的身價是27 億美金,而 Telegram 目前在全球擁有2 億的用戶。2018 年3 月,Durov 兄弟成功的募集了17 億美金,要在Telegram 上打造全新的加密貨幣 TON (Telegram Open Network)。他們募得的資金,也成功的刷新了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數字貨幣首次公開募資)的紀錄。
根據 Durov 兄弟的規劃,他們希望在今年10 月底就能夠推出TON。就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這對天才兄弟這次的表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