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民調不凖?還是成代罪羔羊?

美國大選民調高估拜登選情,部分原因是川普選民較晚決定投川普。(美聯社)

十一月七日星期六美國東岸上午十一點多,在紐約東村A大道和第七街交接口,朋友用手機拍來兩位女子在興致高昂人群圍繞下,一邊歡樂跳舞,一邊口中不斷唱著:“Thank you, Philly, thank you, Philly!”(感謝你,費城!感謝你,費城!)就在這個時間點,費城剛公布新一波開票結果,讓拜登在賓州的票數勝出川普五‰以上,足以讓美國電視和報紙媒體宣告拜登已達勝利的選舉人票。

這個宣告距離選舉日已過了四天。幾天來的開票結果不見明朗,除了讓拜登和川普支持者的心情七上八下,更因開票緩慢,出現不少關於開票的陰謀論。

這次搖擺選情的不只搖擺州,統計選票的速度也動搖人們對民調的評價。就在選舉當晚,川普在二○一六年勝出的中西部三州──賓州、密西根、威斯康辛保持領先,這個即時結果與選前民調預估不同,許多民眾開始在社群媒體開砲:「這次民調又不準了!」

開票龜速讓民眾對民調更不滿

先是民主黨支持者憤怒指出,選前民調呈現拜登大好是罪魁,讓支持者過於自滿而沒有積極出來投票。開票幾天後,當拜登得票慢慢逆轉勝出,川普這一方就說民調機構居心叵測,故意做出拜登的高民調,支持他的選民想到縱使出來投票也可能無法影響選局,從而壓抑投票意願 。

多數民眾不滿川普處理疫情的態度,決定了拜登的勝選。(美聯社)
多數民眾不滿川普處理疫情的態度,決定了拜登的勝選。(美聯社)

一樣民調結果兩樣情,再加上開票緩慢結果不明,更讓人不耐與不滿,亟需尋找代罪羔羊,於是民調準確與否成了眾矢之的。

如果不是因為疫情,大部分選民能像往常投票,開票必有迅速結果。疫情卻讓拜登和川普陣營採取截然不同的動員策略,川普支持者多親自投票,而拜登支持者大量選擇郵寄選票,造成開票計數的系統性延遲。加上三個搖擺州並不採取選票隨到隨開,有的在選舉日上午或選後當夜才開始計數,而無法快速統計結果。

觀看美國選情,如果沒機會深入認識美國各地,單單看民調數字,其實很難評判調查的準確度。當選季啟動,全美各地進行民調的單位多達三、四百家,家家都有不同問法,篩選可能投票者的寬嚴不一,有直接撥打電話/手機訪問,有運用電腦語音自動發話,也有在網路進行調查,測量品質可說天差地別。

其實只要是抽樣調查就會有誤差,解讀民調數字必須考慮誤差。

當然,我們也可進一步質問:為什麼美國民調機構在這次大選調查似乎都高估拜登選情?

拜登選情被高估的兩個理由

理由不外兩個:首先,美國調查機構互相沿襲問法的情況很普遍,台灣的選舉民調也一樣,甚至進行抽樣的母體或建構母體的方法也極其類似。比如目前台灣的民調因成本較高導致撥打手機做調查還不普遍,一旦需要進行手機調查,有時就採取一半手機一半市話的比例,這個方法是洪永泰教授透過研究比較後的建議,民調界也就跟著建議做。美國民調界也一樣,只有比較有規模的單位會主動在調查方法上精進,其他單位跟著改進,一旦改良的抽樣和加權出現偏誤,大家也跟著一起偏掉。 (相關報導: 路透最新民調:8成美國人認定拜登勝選,僅3%支持川普才是贏家 更多文章

2020美國總統大選選民分析
2020美國總統大選選民分析

其次,讓選情民調看來不夠精準的因素,與選民和民調之間互相動態影響有關。這次美國各州投票期間延伸很久,有的在九月就可寄出選票,有的憑郵戳到選舉日寄出還受理;提前親自投票也一樣,有的早一個月開始,有的在半月前;期間又有網站幫忙統計不同政黨選民郵寄和提早投票的人數,加上媒體的報導,自然觸發兩黨選民的競爭趨勢,也催發出美國選舉有史以來最高的投票人數。總計已超過一億五千萬人投票,可能比一六年多出一千五百萬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