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投資人的操盤策略,與一般散戶有何不同?

專業投資人的操盤策略,與一般散戶有何不同?(圖/取自PhotoAC)

「要成為優秀投資人,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投資風格,只要對你正在做的事有堅定看法。」─班.因克

小型的專業法人機構也設置投資長,說起來還是比較晚近才出現的新做法。1990年代初期,我在耶魯捐贈基金擔任分析師,那時候可能是全國唯一一個擔任資本分配職位的人。我在Podcast節目邀來的投資長貴賓來自許多不同的產業領域。這些第一代投資長毫無疑問都是自己摸索而來,學會這門技藝。大衛.史雲生的《開創投資組合管理》正是這方面的開創聖經,但是光讀書也比不上活生生的實戰經驗。

投資長對於投資運作各有理念,投資活動是根據理念來決定,接下來即是遵循理念、嚴守紀律,來執行投資策略。

投資策略的核心是圍繞資本目的而存在,對於投資的時間範圍、利益相關者的偏好、政策組合和投資運作的結構都會帶來影響。

資本目的

捐贈基金的任務是要管理資產的跨世代運作,為後代學者保留購買力,也要維持現今開支的平衡。安迪.高登(普林斯頓大學投資公司〔PRINCO〕投資長)說他的時間設定是「BLT」:比長期還長(beyond the long term)。他努力的不只是未來十年儘量爭取好結果,也要確保普林斯頓再下一個十年的種種規畫保有更大優勢。這種超長時間幅度同時要兼顧每年開支,讓組織偏向股票投資和多樣分散。

基金會和醫療機構在組織章程上的使命,也有所不同。建立基金會是採用原始捐助者認可的重要方式來回饋社會和世界,醫院資產則是為了幫助有需要的人。這些組織的設定,很多都是為了長期運作。其他有些基金會,例如查克.菲尼(Chuck Feeney)的大西洋慈善基金會(Atlantic Philanthropies)是要捐贈創辦人一生累積的所有資金。

澳洲退休基金是為年輕世代解決退休後的財務需求。山姆.西西里在豪斯普拉斯掌管的這筆資金,會有資金持續流入幾十年才會開始支用,所以他的投資理念專注在增加資本,不太需要考慮臨時性的流動需求。

企業退休基金和公共退休基金是要解決退休人員的需求,為了配合限定期間內的固定支用金流,自是偏重固定收益資產。

至於個人累積的資本,當然都有各自的用途。就投資而言,里多茲財富管理公司(Ritholtz Wealth Management)的喬許.布朗(Josh Brown)認為花招少一點,收穫才會多一點。那種第一次對話就想問機構投資組合有什麼甜頭的投資人會被拒之門外,他說這也為了大家都好。

時間範圍

法人機構資金運作的時間範疇比較長久,甚至是超出任何一位投資長的任期。因此避免職涯上遭遇風險會成為投資決策的最大動力之一再者投資長也普遍表示,耐心是成功的重要關鍵。 (相關報導: 想盡早財富自由,根本不用存大筆錢才開始投資!過來人教1招放大資產,照做提早退休不是夢 更多文章

對於馬利歐.賽里恩來說,耐心才能伴你渡過艱難時期,不慌不亂。他說長期投資其實是投資表現欠佳,撐在谷底的時間比別人更長。體育記者班.雷特(Ben Reiter)談到:2017年,休斯頓太空人隊打世界大賽冠軍盃時,分享一個類似的故事。那一年,太空人隊得以異軍突起的原因之一,就是耐心。他們在大聯盟墊底多年,還是忍得住尷尬難堪和痛苦折磨,對於自己的戰績規畫,不偏不離很有信心。(當然,那時候雷特也不知道太空人隊很快又要經歷尷尬難堪和痛苦折磨,因為調查人員後來發現球隊玩陰招才拿下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