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愛臺灣,就勿用幫派性格治理臺灣

準總統蔡英文30日出席「新內閣團隊」共識營。(顏麟宇攝)

民進黨馬上就要開始完全執政了。偏偏在這期間不斷的發生著一樁又一樁的事件。中共、美國、日本彷彿都商量好了似的,給這個敏感時期的臺灣帶來剪不斷理還亂的的紛擾。    

我漁船「東聖吉16號」在「沖之鳥礁」遭日本違法扣押並強索保證金,漁民到日本交流協會抗議(美聯社)
我漁船「東聖吉16號」在「沖之鳥礁」遭日本違法扣押並強索保證金,漁民到日本交流協會抗議(美聯社)

對任何政府而言,內外有紛擾有麻煩其實並不意外,也不可怕。社會的發展本來就是曲折前進的,尤其是在目前的國際情勢下有風波更是正常,所以排除困擾、解決問題就成了新舊政府共同的目標所在。但是看到民進黨在這一系列事件中的所言所行,再聯想到選舉之前的民進黨的一系列表現,不得不讓很多人產生憂慮。

而這種憂慮的根源更多的來自於綠營“幫派特質”的日趨泛政治化和民粹化

台北市長柯文哲11日與時代力量黨主席黃國昌舉行「民主與民粹:台灣新政治的展望」座談會(曾原信攝)
台北市長柯文哲2015年10月11日與時代力量黨主席黃國昌舉行「民主與民粹:台灣新政治的展望」座談會(曾原信攝)

古惑仔的故事,人人都知道。政治的“幫派化”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的特點。他們有著抱團的堅強意志,絕不向環境屈服。在他們的心中有自己利益的充分認知,抱著拼搏的決心、同時也一定會不擇手段的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對幫忠誠、對同幫兄弟講義氣,同時對背叛的人毫不留情。對待敵人更是心狠手辣直至消滅。

這種幫派特性在民主進步黨的歷史裡是一直存在著的。隨著陳水扁執政後,綠營的極速壯大,幫派特質的影響力也變的極度強大,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幫派政治的新現象。這種強大的幫派包團力量已經根植在臺灣社會的幾乎各個方面,政治、經濟、文化、司法、尤其是媒體,更因為它貼近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而表現的十分突出。

綠營的幫派化作風給民進黨在奪取政權的道路上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龐大能量。在國民黨執政的8年裡,可以看到民進黨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由此形成的巨大戰鬥力更是讓馬英九在施政中處處掣肘,處理起來毫無章法可言,任何政策都被套上親中賣台和禍害蒼生的帽子。民進黨在立法院僅僅依靠27席立委的力量便控制了整個立法院的運作,而獲得81席的國民黨反而更像是在野黨,變成了一盤散沙。以至於國民黨一步步輸掉了地方、輸掉了立法院、輸掉了中央,最重要的是造成了國民黨輸掉了民心。反觀民進黨則氣勢如虹,對敵兇猛、步步為營、團結一致,酣暢淋漓的如願摘取了勝利果實。支持台獨的民眾也是階梯式成長,漂亮的全壘打!perfect!

綠營當然不是黑幫。卻可以稱為強大的“綠幫”。

當社會整體沉淪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機制讓這些為居要津的綠營菁英浮起,而且「永遠浮在頂上」?  杜斯妥也夫斯基在19世紀的疑問,於今,我們不禁要再問一次。(取自網路)
當社會整體沉淪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機制讓這些為居要津的綠營菁英浮起,而且「永遠浮在頂上」? 杜斯妥也夫斯基在19世紀的疑問,於今,我們不禁要再問一次。(取自網路)

但是物極必反,致盈則虧。綠營幫派化的弊端也在一天天的顯現出來。而這些弊端才是真正改變臺灣命運的隱憂。

一),由於幫派所代表的只是特定立場和特定利益的那部分人,所以幫派以外的人,只要被認為威脅到綠營的利益都會成為他們的敵人。支持藍營的人士是他們的敵人,不支持綠營的人士也有可能成為他們的敵人。所以民進黨上臺之後的最優先動作不是考慮國政方針,而是先立法繼續絞殺國民黨。不會因為你是誰,我只是把你看做不是我族的獵物。“我只是要消滅你,這與你何干?”

綠營的一系列動作基本定調了在未來的4年甚至8年,臺灣內部依然會動盪不安。試問一個不安定的內部環境,能夠讓臺灣有持續發展的可能性麼? (相關報導: 「8年累積比不上8秒失言」蔡英文警惕準閣員「謹言慎行」 更多文章

二),綠營為了擁有強大的戰鬥力,對加入到綠幫的人來者不拒。因此良莠不齊的現象越來越明顯。能夠為綠營衝鋒陷陣的人,綠營也給了他們很好的保護和回報。所以,綠營裡出現了越來越多攀附利益、見風使舵但是品格不高的人。太陽花的陳為廷明明是一個性騷擾慣犯,但是看不到綠營的一句譴責。很多的名嘴昨天還在罵民進黨台獨,今天就開始罵國民黨搞一中,謾天謾地、扯空砑光、信口雌黃,但是卻能得到綠幫(綠媒)的全力支持。很多准官員頻頻失言,卻官位無憂。綠營內部的這種互相呼應和利用,雖然極大的增強了民進黨的戰鬥力。但是也嚴重腐蝕了社會的道德價值觀。只講政治、不講道德的印象越來越深刻。馬英九走光照就是最新的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