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架加拿大軍用運輸機於10日載著第一批敘利亞內戰難民,抵達加拿大第一大城多倫多(Toronto),日前承諾於2016年2月前安置25000名敘利亞難民的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也親自接機。加拿大慷慨的敞開雙臂迎接難民與鄰國美國右派政客強硬拒絕的立場形成強烈對比。

加拿大計劃於2015年底在人口較多的南部地區收容1萬名敘利亞難民。反觀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日前公開主張禁止穆斯林進入美國,招致各方嚴厲譴責。同在北美洲,跨界二樣情。

加拿大的承諾體現今年10月選舉後的情勢變化。今年歐洲湧現難民潮,1名3歲敘利亞男孩倒臥在土耳其沙灘上的照片引發全球關注,男孩和家人原想渡海至加拿大依靠親屬,難民危機也成為加拿大選舉議題,但前保守黨政府仍拒絕接納更多敘利亞難民。結果保守黨在大選中落敗,接納難民顯然是加拿大社會共識。
如今加拿大10個省的省長(包括保守黨籍省長)都支持收容難民,並出席10日晚間的歡迎儀式。
自約旦起飛的軍用運輸機載著第一批敘利亞難民,於11日午夜飛抵多倫多,加拿大國防部長、衛生部長及負責難民事務的官員與杜魯道親自接機並問候家庭狀況。另一批難民將於12日飛抵蒙特婁(Montreal)。

敘利亞難民:感覺像在自己的家
第一個難民家庭是來自敘利亞大城阿勒坡(Aleppo)的鐵匠賈姆柯西恩(Kevork Jamkossian)和妻子齊莉絲(Georgina Zires)、16歲大的女兒瑪德琳(Madeleine)。賈姆柯西恩透過翻譯告訴杜魯道:「我們真的感謝你的好客和溫暖招待,感覺在自己的家。」杜魯道回應:「你到家了,歡迎回家。」

去年逃離敘利亞的難民馬戴里(Shadr Mardelli)和妻兒抵達加拿大飯店後,精神疲倦但仍面帶微笑,他說:「我無法想像在這裡的感覺,我很開心,期待安全、美麗的未來,新的未來。」 (相關報導: 巴黎恐攻》我是穆斯林,我不是恐怖分子。如果你信任我,請給我一個擁抱。 | 更多文章 )
民眾高舉布條「歡迎來到加拿大」
加拿大人熱切展現對難民的支持,即使難民被安置在安全區,不會見到面。一群人仍帶著布條、禮物聚集在多倫多皮爾森國際機場(Toronto Pearson International Airport Authority)的入境處。51歲的哈里斯(Andrew Harris)說他想反制巴黎恐攻之後關於穆斯林的可怕流言。他高舉「歡迎來到加拿大」的黃色布條並說:「即使抵達的難民不會看見,但正向的訊息不會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