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週報
午安,
近年全球颱風「習性」大變,許久沒有登陸台灣,而美國佛州卻迎來罕見世紀颶風,氣候變遷的詭異威力,是否也影響著你的生活記憶呢?
【台灣】
- 願景工程基金會 - 台灣特色的極地研究:海冰全融了,我們得利或受害?
- - 台灣人能在極地研究什麼?遇到北極熊該怎麼辦?
本週的台灣新聞不在台灣而是去到北極圈。今年,中央大學在挪威最北端設立了台灣第一座極地研究站,願景工程團隊也前往格陵蘭島一窺全球暖化研究前線。台灣與北極的關聯性乍看似乎非常低,但台灣科學家將黑潮洋流以及颱風的經驗,成功運用在融冰研究上,與北極的距離又拉近一大步。有興趣的讀者也推薦「解凍格陵蘭」系列報導,了解更多極地現況。

【中國】中國metoo在美國
- 紐約時報中文網 - 劉強東案民事訴訟將在美國開庭
中國電商巨頭京東創辦人劉強東2018年被控性侵,因為事情發生於美國,劉強東也成為第一位在美受審的中國metoo嫌疑人。倖存者Liu Jingyao在美爭取民事賠償的過程,也為中國metoo運動注入激勵,關注這起案件,也為無數仍被掩蓋的性犯罪倖存者加油。
— The New York Times (@nytimes) September 29, 2022
【香港】漂泊與留守
有了智慧型手機之後,多久沒有寫過信了呢?香港國安法生效後,許多曾經的香港示威者都入了玉,他們或許沒有名氣也缺乏關注,但親友少少的手寫信也是他們能感受的罕見溫暖。據點設於台灣的「漂留寄」發起寄信運動,因為有感於港人「漂泊」,鼓勵大家寫信給獄中的「留守者」,不僅帶去慰藉,也透過信紙寄情,繼續形塑屬於香港的情誼。
【Herstory】男同性行為除罪化
- 紐約時報中文網 - 在新加坡,身為同性戀意味著什麼
兩隻雄企鵝撫育小企鵝的童書繪本,只能在「成人借閱區」出現;《巴斯光年》動畫電影被分類為「16歲以下不得觀賞」,只因描繪了一對女同伴侶——新加坡在8月宣布,男同性戀自願性行為除罪化,星國同志迎接遲來的改變,儘管寬慰,生活中卻仍橫亙著顯而易見的歧視。
377A: Singapore to end ban on gay sex https://t.co/9EF4hy9vKu
— BBC News (World) (@BBCWorld) August 21, 2022
【我的身體,我的關係】後悔生二胎
當超音波照出是女兒,婆家人再也沒有好臉色,儘管丈夫經濟能力不好,女人卻被不斷明示暗示要繼續生產,渴望一切趕快結束的她,生下二女兒後發現人生更加灰暗……。這是個來自廣東小鎮的故事,但隱去姓名之後,恐怕讓華人、亞洲地區的女性都深感共鳴,只有男性傳承香火的緊箍咒,什麼時候才能消去,還給女性無邊力量呢? (相關報導: 一週好文:月餅裡的故事 | 更多文章 )

【一個點子的誕生】史書裡的星星
- 火星情報局 - 謝謝司馬遷,獵戶座的紅超巨星「參宿四」應該會再活150萬年
中國史學家司馬遷為什麼和現代天文學扯上關係?2019年,獵戶座右肩的「參宿四」開始變暗,很可能爆炸成為「超新星」。天文學家查閱各種古籍,發現司馬遷和年代相近的羅馬天文學家都記錄下參宿四變紅前的樣子,終於估算出爆炸時間可能在150萬年之後。星體生命比人類長了太多,我們在有生之年永遠見不到的變化,卻有幸能在歷史長河裡留下紀錄,是不是非常有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