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週報
午安,
很快已有入秋氣息,洋蔥式穿搭的時節到囉!多注意保暖,享受難得的短暫秋天吧。
【台灣】震後人生
上週台灣大地震震垮了不少建物,畫面觸目驚心。這場災難的傷亡人數雖不多,卻震出東部村鎮老舊與發展問題。端傳媒記者走訪受創最多的花蓮玉里,記錄更多地震造成的細微破壞及往後的修復生活,也看見外移與回流中的居民心聲。

【中國】我們都在那輛大巴上
中國貴州18日發生27人罹難的大巴翻覆事件,當時適逢凌晨,該巴士仍在執行「涉疫人員轉運」工作,車上乘客就是因為「一人染疫、全棟隔離」的政策,被迫從居住處移到他地。不合常理的狀況引起社會公憤,對「清零」的執著再次成為輿論中心。轉角國際詳細整理事發經過與疑點,適合參考。
【#世界的十字路口】清零釀成次生災害,官僚殺人
— 熱門視頻News (@StarLuxeUS) September 21, 2022
【香港】回收廠迫遷
- 獨立媒體 - 回收廠「喵坊 Mil Mil」被拒續租事件
香港不要的,新加坡都收去?香港回收廠「喵坊Mil Mill」近日因為廠房租約屆滿,遭業主通知拒絕續租而被迫結束營業,消息引起嘩然,Mil Mil 2019年才成立,是全港唯一一間紙包飲品盒回收廠,也是許多人培養回收習慣的契機(食品紙盒回收難利潤低,在各地都是難解問題)。走走推薦《獨立媒體》一系列追蹤報導,反映困難處境。其中Mil Mil更透露新加坡已向其招手,映襯出香港產業人才外流、新加坡大舉延攬的現象。
喵坊都走埋⋯ pic.twitter.com/b3psMqSOv6
— Amyau (@Amyau14) September 19, 2022
【Herstory】月餅裡的故事
- 蔡珠兒 - 冰與虹
中秋節前,走走在臉書看到「冰皮月餅」團購貼文,卻馬上就銷售一空,沒跟到團非常扼腕。原來這份月餅的製作者Tanya有著格外動人的故事,曾是香港政界風雲人物的她,來台後靜靜尋找生活目標,從完全不會下廚到做出秒殺的精緻月餅,只花了短短一年。一份簡單糕餅,濃縮著大風大浪後仍保溫婉堅定的心志,一起看看她的故事,也期待Tanya開店營業的那天。

【一個點子的誕生】水蓮的逆襲
- 東森新聞雲 - 一株野菜的逆襲 — 從瀕臨絕種 到拯救一個庄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水蓮變成台灣料理的心頭好,尤其在火鍋中放入一把,青脆鮮甜的口味和任何食材都能相得益彰。東森新聞專題報導爬梳水蓮近年在台灣種植史,風行的起始點原來都是一位農人的無心插柳。與大家分享這好看又好吃的故事! (相關報導: 一週好文:孩子苦,老師更苦 | 更多文章 )

【社群熱議】一下下...就好?
- 每天來點布農語啊! - 當需要默契的「歪歌」成為爆紅神曲(Umav)
- Cidal - 〈可不可以放進去一下下就好〉當原住民族與性平議題被一起談會發生什麼事?
台灣歌手「巴大雄」新曲〈可不可以放進去一下下就好〉2天內突破百萬次觀看,引發大量改編,但歌詞被認為性騷擾意味濃厚,甚至因歌手的原住民身份延伸更多辯論。走走要推薦的兩篇反思中,「每天來點布農語啊!」提醒,許多戳中歧視紅線的「歪歌」需要放回其創作和被傳唱的場景去理解,當它爆紅時可能冒犯不處於原本語境的人,但也可以視為荒謬化的抵抗方式。另一方面,原民文字工作者Cidal卻也點出,歌曲的性別意識與原住民整體本來就不應強硬連結,如此不僅反映主流社會先入為主的刻板與歧視,也會忽略原民女性與性少數的心聲,他們可以對騷擾一笑置之,但也有權檢討族群內部的性別偏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