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遊艇製造產業佔全台產值8成以上,遊艇休閒產業發展卻十分遲緩,高雄市議會農林委員會日前到嘉信22號碼頭考察遊艇碼頭經營狀況,督促市府打造友善的海洋休閒環境。農林委員會考察行程由召集人議員林宛蓉率隊,包括黃秋媖、林義迪、林富寶、張漢忠、陳幸富等議員參與。
台灣連續15年維持世界前10大巨型遊艇(超過80呎)製造國的排名,去年更排名全球第5,接單總長6,421呎,全台產製遊艇更有9成由高雄港裝船出口,遊艇產業成為高雄市重要的產業之一。議員林宛蓉表示,台灣對海洋產業發展有諸多限制,以致海洋休閒產業發展緩慢,建議市府未來增設遊艇港,創造友善的海洋休憩環境,以利產業發展。
推廣遊艇租賃、船潛和船宿 落實高雄成遊艇城市
目前海洋局規劃於愛河灣、3號船渠水域,開闢為遊艇碼頭,預計提供100席以上各式大小遊艇席位,未來更將針對使用率較低的漁港,評估轉型為遊艇港的可行性,例如林園的汕尾漁港。高雄市公民營遊艇泊位計有94席,位於高雄展覽館後方的嘉信22碼頭則有25席,停泊率超過8成以上,由嘉信遊艇公司承租,致力於推廣遊艇租賃、船潛和船宿的遊艇生活。
議員黃秋媖關切遊艇製造買賣、遊艇停泊、保養維修、遊艇管理、遊艇共構融資及遊艇租賃旅遊等一條龍服務,她指出,除期盼更多業者參與遊艇休閒產業,也建議市府投注更多的公共設施服務。嘉信遊艇負責人龔俊豪提到,一艘遊艇停靠在高雄港,一年至少可以帶進約1億元的附加價值,利潤可觀,但因碼頭泊位不足而無法吸引外國遊艇停泊。 (相關報導: 遊艇玩家有福了!航港局將推整合平台 停泊、申請一次搞定 | 更多文章 )
農林委員會議員一行說,高雄市擁有遊艇製造的堅強實力,期盼持續每年舉辦展售外,也加強拓展遊艇休憩產業市場,落實高雄成為遊艇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