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主辦的第十八屆「香格里拉對話」(The Shangri-La Dialogue),於五月三十一日至六月二日於新加坡香格里拉飯店舉行,由於這家飯店分為主棟樓與副棟樓,雖然主場地在主棟樓內,不過與會的各國國防部官員也可在副棟樓的非正式場合上交流。
中國國防部長第二次親自出席
香格里拉對話實際上稱為「亞洲安全峰會」(Asia Security Summit),成立於二○○二年,當時國際戰略研究所希望台灣提供金錢上的支持,因此讓國安局長蔡朝明與國安會副秘書長江春男參與第二屆峰會。
○四年開始,主辦方希望中國人民解放軍參與層級提升,於是開始將台灣參與人員限定在主辦方個別邀請的學者團內;之後中國派遣參與層級逐漸提升,一一年由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梁光烈親自參加。
不過,一二年四月發生中國與菲律賓的黃岩島事件,下半年又進入中國共產黨人事更迭期,習近平正式掌權前中國政情不穩定,中國因此派遣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任海泉中將率中國代表團參加,層級頓時降低許多。
睽違八年,中國將再次派遣國防部長魏鳳和參與今年的「香」會,也讓會議頓時增添可看性。
但中國也知道「香」會是美國軍方集結其他盟邦批判中國的舞台,為何仍臨時決定由國防部長親自出馬?各界雖然期待中國參與層級提高,但也準備看中美鬥爭的好戲,難道魏鳳和的出席只為了平衡國際媒體的報導,僅為宣傳而來?
經貿可讓,但政權與國防沒得商量
為了平衡「香」會的指責,中國過往的做法是降低在「香」會的層級,以弱化會議的重要性;同時在○六年自創主場「北京香山會議」,集結「志同道合」的盟友,闡述中國對外國防軍事理念;而一○年十月開始舉行的「東盟(協)國防部長擴大會議」(ADMM-Plus)或「東協區域論壇」(ARF),原則上也可以取代「香」會的重要性。至於魏鳳和在「香」會舉行一周前才決定出席,這與習近平在應對處理美國「強勢壓制」中國的做法有關。
五月十日,美國正式對中國兩千億美元商品課徵二五%的關稅,接下來對華為的封殺,美元強勢升值,都對中國經濟產生嚴重影響。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大刀一下,中國原本就不是自由市場經濟,國企改革牛步,用國家計畫型經濟對抗世界市場經濟,原本就屈居劣勢。
但中國也不是悶不吭聲,例如中國毫不留情地透過中國航空、中國南方航空、中國東方航空,藉由波音公司生產737 MAX瑕疵事件,採取法律途徑向波音公司提出聯合求償。好巧不巧,準備在「香」會中大肆批評中國的美國代理國防部長夏納漢(Patrick Michael Shanahan),正好是在波音公司工作三十多年資歷的老員工。
夏納漢真除國防部長後,也準備在二○年至二五年期間採購八十架波音公司生產的F-15EX戰鬥機,分散採購F-35戰機的資源,而F-35也正好是波音公司競爭對手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生產的。
中國向夏納漢老東家波音公司下重手,無非也在動用威嚇夏納漢的籌碼,但是否因此適得其反,只有中國心裡最明白。
中國在貿易上可以屈服,但在國防議題上關係到中國共產黨在內部政權上的鞏固,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一手推動「一帶一路」拉攏東南亞國家,但在南海領土主權問題上,與東南亞國家發生衝突卻又不退讓。這樣的思維也運用在中美關係上,經貿上可以讓給美國,但政權與國防絕不讓步。
中共善用民族主義控制人民
因為受到美國欺壓因而民族主義與主權得以鞏固,展現在國防意志上,反會讓以中國共產黨為領導中心的地位更趨穩定,更可麻痺中國民眾因為經濟下滑的痛苦。
魏鳳和出席「香」會,引起了國際關注與媒體騷動,不僅達到國際宣傳效果,也在「香」會第三天以「中國在印太地區的作用」為題演說,完整地表達了習近平的意念。
習近平正在採取借力使力的對外措施,其目的當然不是要美國讓步,而是在美國強力壓迫下,甚至在「香」會有任何對中國的粗暴言論,讓魏有機會逐一反駁,中國內部力挺以習近平為核心、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政府的聲浪將會不絕於耳。(本文作者為台灣國際法學會副秘書長) (相關報導: 「川普發起新冷戰,誤判北京會向西方低頭」經濟學家:中國不是美國經濟問題根源,企業慣老闆才是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