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民盟兵敗柏林 梅克爾首度承認難民政策「並不是每件事都做對」

基民盟地方選舉慘敗,梅克爾首度承認其難民政策有誤。(美聯社)

德國地方選舉剛剛落幕,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領導的執政黨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Deutschlands Christlich-Demokratische Union,基民盟或CDU)創下17.5%的歷史新低得票率。19日記者會上梅克爾首度罕見承認,基民盟在難民政策上「並不是每件事都做對」,甚至表示:「如果時間能倒流,希望能回到很久很久之前。」

但是,梅克爾仍然認為,基於人道原則德國應該接納難民,無論他們是否為穆斯林。她也強調去年夏天德國面對難民危機是「毫無準備」,並表示將努力不再重蹈覆轍。這是自2015年夏天歐洲爆發難民潮、德國宣佈大門敞開以來,梅克爾對難民議題的態度首次出現重大轉變。

態度首度鬆動  梅克爾承認準備不足

一直堅守其難民政策的德國總理梅克爾,19日在記者會上破天荒承認,過去在難民政策中犯下許多錯誤。她說:「如果可以,我會回到許多、許多年前,讓我自己、聯邦政府和所有該為現下情勢負責的人都做好準備。2015年夏天的我們簡直是措手不及。」

梅克爾領導的執政黨基民盟,在甫結束的柏林地方選舉,嚐到1990年來最慘烈的失敗,得票率從23.3%跌落至17.6%,也跟聯合執政的社民黨(SPD)失去了失掉50%的多數席位。新興的右翼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高舉反難民旗幟,成功在選戰中攻城掠地,首次打進柏林市議會就奪下14.2%的得票率。

目前聯合執政的社民黨與基民盟,9月初才在梅克倫堡—前波莫瑞邦(Mecklenburg-Vorpommern)遭遇敗績。基民盟得票率僅19.1%,AFD則以21.4%的得票率躍居該州第二大黨。該邦是梅克爾首次當選聯邦議員的「政治故鄉」,意義非常。

基民盟地方選舉慘敗,梅克爾表示作為黨主席她自有責任。(美聯社)
基民盟地方選舉慘敗,梅克爾表示作為黨主席她自有責任。(美聯社)

「在移民融入方面,我們並非世界冠軍」

事隔半月,基民盟再次面臨「首都陷落」危機,梅克爾顯然大受影響,流露出自2005年執政以來從未見過的低姿態,強硬立場出現鬆動跡象。梅克爾表示,無論在安置難民、申請庇護流程等手續上,德國政府的進度都嚴重落後,「在移民融入方面,我們真的不是世界冠軍。」梅克爾說,「我們太晚才意識到難民已經成為問題。」

梅克爾表示,自己過去相信《都柏林公約》能解決德國面臨的難民壓力,並沒有成功。《都柏林公約》明定,難民庇護申請的主要責任,是由申請人第一個進入的歐盟成員國來承擔,但多數難民並不想停留在第一個進入的國家。

德國媒體指出,近日民調顯示有高達82%的選民都認為梅克爾應該調整其難民政策,梅克爾對此回應:「如果人民認為難民無法管制、登記混亂不清的現象不該再次發生,我會拚命確保不重蹈覆轍。」

但是,梅克爾看似低頭,她仍然沒有屈服於拒絕難民的聲音,梅克爾表示,出於道德原則,無論是她還是基民盟都不會把難民拒於門外,不管是不是穆斯林。2015年,得過至少開放110萬來自中東和其他國家的難民進入。 (相關報導: 梅克爾再遇逆風》基民盟兵敗首都 德國另類選擇黨首次進入柏林市議會 更多文章

反對接收難民的右翼民眾抗議梅克爾難民政策。(美聯社)
反對接收難民的右翼民眾抗議梅克爾難民政策。(美聯社)

為大選軟化?盟友CSU:「道歉沒用,要想出辦法」

《路透》(Reuters)分析,基民盟和其在南部巴伐利亞邦的盟友、基督教社會聯盟(the Christian Social Union, CSU)也日趨分裂,基社盟先前不斷想將難民數量設定20萬人的上限,但遭基民盟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