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從李進勇人事案看蔡政府通吃統包的末世景象

國民黨立委強烈杯葛中選會人事,圖為內政委員會審查會散會時,李進勇由民進黨立委保護離開會場。(顏麟宇攝)

水球大戰中,立法院通過中選會主委李進勇的人事同意權,在此之前,中選會委員張淑中先一步請辭,表達對此一事任命之不滿。毫無疑問,李進勇極其純粹的民進黨色彩,確實讓這個人事案先天不足,但後天是否失調?已經註銷民進黨籍的李進勇,無法依靠民進黨,只能靠他自己的「專業」,乃至獨立行使職權的「承諾」。

依法論法,要求超越黨派並未禁止曾為黨職

中選會主委到底能不能提名曾為黨員或黨職者?早年(二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之前)中選會均為內政部長兼任,毫無疑問都是國民黨籍,十有八九還是國民黨中常委,中間只有一任是政務委員黃石城兼任,為無黨籍;第一次政黨輪替前,黃石城回頭兼任主委,政黨輪替後,前總統陳水扁並未撤換,但將之改為專任,從此中選會主委一職從兼任改為專任,但中選會遲至二00九年第二次政黨輪替才正式「法制化」,正副主委都是專任,而十年之內被提名的主委均無例外,從賴浩敏、張博雅到劉義周,都是無黨籍人士,包括第三次政黨輪替後,蔡政府任命的前主委陳英鈐。

然而,就法論法,根據中選會組織法,只要求「超出黨派以外,依法獨立行使職權,於任職期間不得參加政黨活動」,並未要求主委必須非政黨中人,而根據該法第三條,對委員(正副主委)則明定「應遴選具有法政相關學識、經驗之公正人士擔任。委員中同一黨籍者,不得超過委員總數三分之一」,換言之,依法並非禁止具有黨籍者出任,而明定同一黨籍不超過三分之一,意味委員可以有黨籍,但以整體同黨不能超過三分之一,避免合議受政黨立場干擾。

20190528-立法院28日進行中選會主委同意權表決,國、民兩黨立委在圈票處前發生衝突。(蔡親傑攝)
立法院28日進行中選會主委同意權表決,國、民兩黨立委在圈票處前發生衝突。(蔡親傑攝)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民主防線,過去十年從馬政府到蔡政府都提名非政黨中人的專業人士,誠如請辭的中選會委員張淑中所言,是為了符合國人對中選會「政治中立」、「選舉(務)中立」的期待,五任主委形成的「慣例」却在李進勇人事案上被破壞,加以蔡政府過去三年破壞法制與法治的諸多作為,與能不引起強烈反彈?換一個角度看,李進勇的前任陳英鈐固為無黨籍學者,但從九合一選舉的公投案審議到選務荒腔走板,能說他不受政黨偏好甚至立場的干擾嗎?陳英鈐如此,李進勇豈能例外?質言之,國民黨的強烈杯葛(雖然沒成功),反應的是對民進黨掌握選務機關的徹底不信任。

國民黨重返執政依樣畫葫蘆,民進黨將失相駡本

事實上,民進黨蔡政府確實很難讓人信任,過去三年「唯民進黨意志是從」,所有的獨立機關近乎全面淪陷,監察院「英系監委」固不待言,司法院對政治案件辭憲案的拒不受理,國家通訊傳播委員連開罰都要以總統院長開駡為依據,現在又來一個「忠貞民進黨員」的中選會主委,如何讓人放心? (相關報導: 批李進勇人事案強渡關山 江啟臣:可見蔡英文會怎麼做掉賴清德 更多文章

因為國民黨議事杯葛,民進黨強渡關山,李進勇沒有機會在國會留下自辯的紀錄,只能在臉書貼文,強調堅守法律規定,嚴守中立,甚至對丁守中所提台北市長選舉無效訴訟表達對原告以及其支持者心裡的不平,應該以感同身受的心情予以理解,切不可有『勝訴的喜悅』,而法院判決認可選務缺失,只是不影響選舉結果,選機關也應深切檢討改進,「值此朝野互信不足之際,嚴守中立,發揮定紛止爭的功能」,曾為法官和律師的李進勇,當不若「英系監委」之進退無行,但李進勇無可避免的要受到更嚴格的檢驗。

20190411-中選會主委提名人李進勇11日受邀至立院備詢,國民黨團立委擋在內政委員會門口不讓李進勇進入,李進勇遂跑上三樓想由另一側門進入。(顏麟宇攝)
國民黨杯葛中選會主委人事審查,李進勇無法在立法院留下自辯的紀錄。。(顏麟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