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醫院掛號等兩年、手術等十年、連洗腎都要省成本!台醫生感嘆:在台灣看病簡直超幸福

香港 vs 台灣的醫療,你所不知道的事!(示意圖/pixabay)

前一陣子,與一位來自香港的腎臟科主治醫師有了交流。她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出差前來台灣學習「安寧照護」的經驗,也藉由這樣的機會,我們互相交流了許多香港和台灣在醫療方面的相同與相異,將在這篇文章裡和大家分享。

在香港看醫生,掛號竟然要等2年

不像台灣人民有健保,香港的公民沒有公共的醫療保險。在香港,有約 9 成的病人在政府底下的「公家醫院(診所)」看病,而只有約 1 成的民眾會到「私家醫院(診所)」就醫。在公家醫院(診所)裡,醫療院所的費用支出,包含醫護人員的薪資、檢驗的費用、耗材的成本……等,都來自於國家的稅收。

比起台灣,香港的人民在公家醫院裡掛號看病,費用雖然也很便宜,但是常常必須要等很久──病人在掛號、排檢查之後,可能要等到一、兩年以後,才能看得到病、做得到檢查。

(圖/作者提供)
(圖/作者提供)

坦白說,自己從小在台灣長大,早已把台灣健保制度和就醫環境視為天經地義,乍聽到香港竟有這樣的事,起初還半信半疑。我接著問──那如果現在自己在活動時會胸口悶痛、疼痛的部位輻射到下巴和左手,並且在運動時加劇、休息後緩解(以上是典型的「心絞痛」,也就是發生「心肌梗塞」而猝死的前兆),這樣也必須要等上一、兩年,才能看得到大醫院裡的醫生、排得到大醫院裡的檢查嗎?

這位香港醫生告訴我,在病人自認為比較急的情況下,香港的人民其實還有另外兩種就醫方式:其一是前往公家醫院的「急診」,其二是前往「私家醫療院所」就醫,只不過必須花費較多的費用。但是,如果能夠在急診或私家醫療院所,獲得疑似某種疾病的證據(包含病史和身體檢查的判斷、抽血的檢驗數值、影像報告的結果),讓前線的醫師認定你的情況需要較快的進行處置,那麼,透過「家醫制度」的「轉診」方式,一位病人便可以(也才可以)較快被安排到公家醫院裡進行醫療處置。

否則,想要公家醫院裡的專科醫師為自己看病,必須等上非常漫長的一段時間。據「香港醫院管理局」網站所列出的「專科門診新症輪候時間」,等上一個門診,隨隨便便都需要一、兩年以上。而等一個大醫院的檢查也是。有些手術甚至需要等上十年!

(圖/作者提供)
(圖/作者提供)

這一瞬間,就像是柯南突然被雷打到一樣,我忽然深刻地懂得:原來台灣的醫療品質,就體現在國外的病人看病時,時間和金錢只能二選一,不是花錢省時間,就是花時間省錢,而台灣健保體系下的民眾,就醫則可以「又快又省錢」。而且香港的病人除非在私人診所就醫,否則不能選醫生,而台灣的病人卻可以「自由的選擇醫生和醫院」。

在香港想洗腎?沒得選!

後來,因為對方是香港腎臟科的主治醫師,所以我們就「洗腎」方面做了更多的交流。

相信大多數的人都知道,所謂「洗腎」,指的就是一個人的腎臟功能已經喪失,而必須要透過機器運作的方式,來定期幫助身體清除體內的有毒物質,這個人工排毒的過程就稱為「洗腎」。一般而言,洗腎分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兩種方式。 (相關報導: 「安寧病房」就是「等死病房」?台灣人的長期誤解,讓醫師都搖頭...揭「安寧」的背後真義 更多文章

在台灣,血液透析 (HemoDialysis, HD) 的做法比較廣為人知,也就是腎衰竭的病人選定每週一、三、五或每週二、四、六的早上或下午,前往醫院或洗腎中心「洗腎」,也就是病人到醫療機構之後就躺在床上,由護理師將他們身上的動靜脈瘻管與大型洗腎機的管路作連結,機器運轉後,就會把病人的血液從身體帶往機器,然後把毒素過濾之後,再將乾淨的血液運送回身體,整個過程大約 4 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