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回顧這篇報導電信市場剛邁入5G規格未久,繼頂新魏家將旗下台灣之星賣給富邦蔡家的台灣大之後,郭台銘也將亞太電信賣給遠東集團徐旭東的遠傳電信,台灣電信市場再度向中華電信、台灣大、遠傳三極收束,於2013年參與4G頻譜競標的新廠商,至今已完全退出市場。
回顧2013年4G頻譜競標的這場電信大戰,能讓當年郭台銘、頂新魏家、新光吳家這些千億富豪介入,跌破不少財經專家的眼鏡,畢竟之前在台灣電信市場鎩羽而歸的超大型集團和富豪不在少數,包括和信、台塑、金仁寶、東森、東帝士、東元都曾在此嘗過敗績。
根據《新新聞》2013年的這篇報導,計算標入頻譜的金額與硬體如網路基地台的建構成本,專家那時候推測贏得4G證照的業者,可能要經營10年才會開始回本。只是4G上線的時間還不到10年就被5G取代,而NCC標售5G頻譜已無4G有多家新廠商加入的盛況,如今郭台銘的亞太和頂新的台灣之星分別被遠傳和台灣大併入,距離2013年的4G頻譜標購大戰,竟還沒走完當年預測的「10年回本期」。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2013年的4G頻譜標購大戰引來郭台銘、頂新魏家、新光吳家等超大咖介入,但在3G時代以「台灣3G」威寶電信進入電信市場的金仁寶集團,在標購前即以沒送件暗示即將退出,後來威寶電信果然賣給了取得4G證照的頂新,從創立進入電信市場到退出,威寶電信竟是年年虧損、沒有任何一年賺錢。
到底當年郭台銘、頂新魏家、新光吳家不顧前車之鑑,捧著百億鉅資爭相投入電信市場原因為何?從亞太電信和台灣之星退出市場的當下來回顧檢視這些原因,或許可以看到當初難以發現的盲點。(新新聞編輯部)
8月12日,位在台北市仁愛路一段的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一整天都有千億大亨臨門。從中午12點45分開始,頂新國際集團董事長、台灣之星負責人魏應交,帶著電信團隊親自來到NCC面試。
頂新、富邦、郭台銘、東元、新光、徐旭東都來了
緊接著隸屬新光集團的新建由董事長楊志民帶隊,然後還有大股東是交通部的中華電信、東元集團的亞太電信邱純枝、遠東集團遠傳董事長徐旭東,富邦集團台灣大董事長蔡明興,最後連日理萬機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都親自代表國碁電子出席4G釋照的面試。
這場面試會,讓做了十多年電信業的徐旭東直言「很難」。而一向很有自信的郭台銘竟然謙虛說自己是「第7名,準備被淘汰」,還呼籲政府要照顧新進業者這個嬰兒,但能夠讓這群原本都在面試別人的大亨,願意來給NCC「面試」,顯見他們對4G執照的重視。
2013年4G頻譜大戰,新光吳東昇加入競標行列讓市場非常訝異。(資料照,顏麟宇攝)
在第一階段的面試中,7家參與者統統過關,將在9月3日開始進行價格標,展開前所未有的「銀彈大戰」。尤其這場賽局,有郭台銘、魏應交與吳東昇等3位新進業者的加入,代表這次搶標會很激烈,底價勢必會被炒高,對原有電信業者是成本增加,但對困窘的國庫將會有很大挹注。
(相關報導:
離岸風電「國產化」卡位戰 開發商後台赫見新潮流金主
|
更多文章
)
參與富豪「總值」兆元,拍賣回合數可能創世界紀錄
依據一位曾經參與2002年3G釋照標案的業者預估,3G標案是6家搶5張執照,這一次則有高達7家搶標,他評估NCC將會釋照約4至5張執照,「3G一個月下來,打到180回合分出勝負;這次參與者多,競爭更為激烈,以一天10回合、一周20回合,一個月200回合來看,至少要競標400回合才會有結果。」將可能創下世界紀錄。
若對照當時3G執照以底標溢價45%出售,元富投顧研究員蘇建彰推算,這次4G釋照將有機會溢價至50%,以總底價359億元計算,預估將可拍賣到520億元至550億元。若以單一業者取得頻寬上限為35MHz計算,拿到一張執照的金額要花上150億元,將破台灣電信史上的新紀錄。
支持《新新聞》打造獨立自主的優質媒體,需要您做後盾!
點此支持《新新聞》,與我們攜手檢視公共政策、監督政府,守護台灣民主自由進步價值。
也就是說,這是一場千億元富豪才玩得起的「金錢遊戲」,他們看上的全是未來15年高達4兆元的商機。所以敢進場的都具有一定的實力。
其中,富邦蔡家、頂新魏家、鴻海郭台銘分別是2013年富比士台灣富豪排行榜的第2、第3與第4名,坐擁資產2430億元、2010億元與1440億元。另外加上紡織大亨徐旭東、東元黃茂雄,與新光集團的新東昇等人,以及公股占大的中華電信,身價加起來接近上兆元台幣。
魏應交是頂新魏家創立台灣之星介入電信市場的重要決策者。(資料照,林旻萱攝)
為何4G吸引這群千億大亨競相投標?現在俗稱的4G(第四代行動通訊),應正名為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技術),它的傳輸速度比3G快10倍,下載一部90分鐘的影片不用5分鐘,意即用家可隨選隨看;也可解決當前3G網路塞車的問題,行動網路品質提升是4G LTE吸引人的關鍵。
新進者趨之若鶩,無視金仁寶慘痛經驗
然而,11年前,有5家電信業者也都拿出百億元標到3G執照,但大如中華電、台灣大、遠傳等績優的電信業者,也是一直等到2007年蘋果電腦推出iPhone手機、帶領智慧型手機流行,將3G通訊上網的好處徹底發揮後,才讓他們開始賺錢;亞太電信則於去年轉虧為盈。但還有一家威寶電信還在虧錢,去年虧損達41.6億元,每股虧4.27元,把前一年虧損擴大,不見起色。
不過對3大電信業者而言,政府要行動網路升級,他們就是基本的玩家,必須跟進,即使是規模較小的亞太電信也要來搶標,是它不得不然的選擇,否則將會被淘汰。3G業者威寶電信則放棄了競標,電信業者都認為威寶等著被取得執照的新進業者併購。
最令電信市場不解的是,金仁寶集團許勝雄投資威寶3G,導致金仁寶一蹶不振的前車之鑑歷歷在目,竟然還有3家新進業者捧著大把鈔票要來參賽。
許勝雄投資威寶電信,金仁寶集團因此受到相當大的傷害。(資料照,蔡親傑攝)
況且新進業者沒有像其他電信業者有客戶基礎、網路建置與銷售通路等3項基本配備。若依據電腦公會估算,光4G基地台的建置就要投入共1484億元,若是5家標到執照,平均每家都要花300億元的資本支出,新進業者則須加計光纖與網路架設及開設銷售店面等,總投資成本可能達500億元以上,才能具有規模,還不能保證賺錢。他們到底在盤算什麼?
(相關報導:
離岸風電「國產化」卡位戰 開發商後台赫見新潮流金主
|
更多文章
)
在新進業者中,鴻海郭台銘是被公認4G與他現有產業最有綜效的一位。為突破鴻海代工「茅山道士」(毛3到4,毛利率只有3%至4%)的困境,郭台銘喊出「8屏1網1雲」的計畫,不只是要朝大尺寸電視發展,購併奇美電後又投資夏普10代廠,還要架構雲端,因此他去年積極購併微波與通信公司的台揚、又入股光纖設備廠台通,加上先前購併的網通廠國碁與建漢等,網通廠幾乎都到位。
郭台銘要架構的雲端世界是,要連結手機、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平板電腦、一般電視、可攜式電視、教育或醫療互動電視、戶外螢幕等「8屏」,現在就缺「1網」來打盡,因此,他的參與是為了成就自己的事業,補足最後一塊「拼圖」。
身為台灣第3大富豪,賣「康師傅」泡麵的頂新集團跟電信幾乎沒有淵源,勉強可以連結得上關係的是,今年初魏家第二代魏宏帆與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合資成立的國產手機品牌「INHON」(應宏)。
但這畢竟只是魏家的小投資,且還在創業階段,應不足以讓魏應交掏出100億元來標4G執照;真正讓魏應交點頭的關鍵人物,還是靠台灣大前副董事長李大程出面遊說的魅力。
頂新、新光養地養到空中,電波也能當房地產炒作
魏家手握2000多億元的資產,從2008年馬政府執政後,大舉回台置產,買了9戶仁愛帝寶,又成為101金融大樓的最大股東,甚至兩年前還以46億元標下台北市敦化南路的中華票券大樓。
但賣泡麵的頂新,收的都是現金,放在銀行生利息不划算,房地產也愈來愈貴,投資同樣是現金流的電信事業,似乎比較有賺頭。再看到三大電信的淨利率都有20%,魏家當然會心動。
一位在電信業長達20多年的人士觀察,魏家玩的是「打帶跑」的策略。NCC規定,只要標到頻譜的業者,在5年內蓋滿250個基地台,就可以移轉,也就是說,頂新若能花20億元買到一個頻譜,5年後,頻譜需求會愈來愈強烈,他們就可以趁機高價出脫,獲利了結。
頂新魏家2008年大舉回台置產,買了9戶仁愛帝寶,2013年以投資房地產心態介入電信市場。(資料照,余志偉攝)
「就跟標地一樣,你買下來,即使這塊地上面已經有蓋了5層公寓,政府規定你要先蓋1層,5年後你一樣可以賣掉這塊地。」所以即使標到執照,也不用急著花錢建置設備,只要把它放著,五年後就可以買賣,是一項進可攻、退可守的好方法。
至於新光集團吳家老四、新纖董事長吳東昇跳出來要標執照,也頗耐人尋味。據瞭解,吳東昇在6月20日突然打電話給大眾電信(PHS)總經理林榮曾,表明要他們準備4G經營計劃書,他準備去參與4G標案,讓大眾電信上上下下忙翻天,趕在6月28日完成遞件,成為最後一家遞件的參賽者。
吳東昇日前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到「4G釋照,是讓新光吳家4兄弟凝聚團結的機會」,由吳東昇所找的經營團隊是大眾電信的團隊來看,這是大哥、新光人壽吳東進與大眾電腦董事長簡明仁合資的公司,吳東進應是同意讓吳東昇參與投標。
只是大眾電信正在進行破產後的重整,加上日系PHS系統不若3大業者所採用的GSM與CDMA來得普及,導致客戶數僅剩下20萬戶,不到威寶的9分之1,服務據點也所剩不多,若要投入4G營運,需要的資金成本不會比新進業者少。
舊租戶租約還沒滿,標到執照並非馬上能上線
不過,有位在3大電信業工作的主管卻有不同看法,他認為吳東昇若能夠花2、30億元,拿到10MHz頻寬的入場券,不一定要大舉投資,就有機會等著「地價上漲」,且趁此次讓社會大眾知道「PHS還存在」,何樂而不為呢?
這一次標案,是電信史上空前的複雜。依據NCC規劃,此次4G釋照,將釋出頻寬為135兆赫(MHz,上下行總和共270兆赫),分A(700MHz)、B(900MHz)、C(1800MHz)3個頻段,再切分12區塊公開標售,總底價359億元。
不過,這3大頻段、12大區塊中,大部分上面還「住」著既有業者,分別在2017與2018年後才會期滿(2G、3G執照到期);即使有業者標到,也必須等3、4年後才能收回營運,因此業者還要計算時間成本。
據瞭解,中華、台灣大與遠傳等電信3雄會以既有頻譜為投標重點,但複雜的是,在NCC重新劃分的C頻段中,三家業者各自都是「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牽扯不清,得標者必須花很大的力氣協調切割,因此,最乾淨的C5才會成為「最炙手可熱的執照。」
徐旭東的遠傳電信,從政府開放電信證照至今,一直都是市場的勝利者。(資料照,柯承惠攝)
威達雲端電信董事長賴富源就曾經公開說過,「C5這個頻段,可望標到一百億元以上。」除了沒人卡位外,C頻段是當前最好的LTE頻段,目前各大廠牌的手機多數都以這個規格制定,因此,一旦標到就可以與世界的LTE同步,還有一百種以上的手機可供選擇,所以不只新進業者要搶,電信三雄尤其是台灣大更不會放過。
4G搶標競賽已經如火如荼展開,但勤業眾信會計師謝建新與蘇建彰都一致認為,4G即使今年底標到,想要正式開台也要一年半甚至兩年時間的建置,且電信業者標到4G後的回收期將會拉得很長,蘇建彰更直言會長達10年才會回收。但4G執照有效期卻只有15年。
拚服務、大者恆大,網路整併、數位匯流時代來臨
這是因為2G跨入3G時,有行動上網這個新收費模式,但3G跨入4G,只是速度加快,沒有創造新業務,屆時消費者只會比價,電信業可能會陷入削價競爭。
「4G拚的將是服務,且將會有大者恆大的態勢出現,有數位匯流(突破現在的固網電信、行動電信、無線電視、有線電視、網際網路各自有各自功能的界線)的業者是決勝關鍵。」謝建新這麼觀察。
一位電信業者則表示,「有固網的業者,包括電信三雄與亞太是最大利基。」因為光纖的布建會決定4G的品質,新進業者若有得標,也將會進行一場電信大整併的戲碼,因此,這場電信賽局,究竟誰輸誰贏,可能10年後才能見真章。
(相關報導:
離岸風電「國產化」卡位戰 開發商後台赫見新潮流金主
|
更多文章
)
(本文刊登於2013年8月21日出版的1381期《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