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瑞光專訪》來台赴任時被刁難 薄瑞光卻成對台「有溫度」的外交官

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薄瑞光(Raymond Burghardt)即將退休,見證台灣近30年來的民主發展。(曾原信攝)

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薄瑞光(Raymond Burghardt)即將退休,他的外交官生涯有近半的時間在處理台灣、中國事務,見證台灣近30年來的民主發展,在台灣結識各黨派的政、學、商界人士,人脈廣布,加上能精準拿捏美國的外交政策,深受民主、共和兩黨倚重,擔任AIT理事主席10年半的時間,創下紀錄,外交人士普遍認為他是當代最瞭解美、中、台三邊關係的「台灣通」。

薄瑞光接任AIT處長 台灣起初並不贊同

薄瑞光自從2006年擔任AIT理事主席至今,他在1999至2001年間擔任AIT台北辦事處的處長。很少人知道,美國決定派駐薄瑞光為處長時,同意書還遭我國擱置一陣子。有資深外交官員指出,薄瑞光當時是美國駐上海領事館的總領事,我國當初認為由他擔任處長「有點矮化台灣」,美國國務院配合讓他先調回華府進行3個月的語言訓練,才由國務院調來台北當處長。

資深外交官指出,當時AIT發布任命薄瑞光為處長的中文新聞稿,還特地加上時任AIT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的看法:「我認識薄瑞光已有許多年,我一直都對他的聰明才智、認真、為工作奉獻的精神印象深刻。此項任命代表薄氏傑出事業的更上一層樓。他將會是繼張戴佑(Darryl Johnson)之後的出色繼任者。我期待與他一起共事以增進美台關係」;其中,「此項任命代表薄氏傑出事業的更上一層樓」這句話還經與台灣討論,「意義很重要。」

美國1979年文件曝光 擔任AIT處長條件嚴苛

據指出,美國國務院在1979年2月有一份文件明列擔任AIT處長(即美國駐台代表)的條件:一、前任大使,能保持低調,不追求曝光;二、對美、中關係有政治敏感度,有處理中國事務的經驗,又不能被視為是處理美、中關係的人;三、對推動美國的商業利益有興趣;四、不以自我為中心,能照顧美國駐台人員。

美國在當年初與台灣斷交,與中國建交,文件看得出在兩國斷交前,美國國務院對美、台關係可能發展的想像及各方面的考量。據了解,薄瑞光在擔任理事主席後才意外得知有此文件,還因太多任處長都不符合條件而感到驚訝。不過,首任處長葛樂士(Charles Cross)確實是符合各項資格。

薄瑞光駐上海前的多數駐點都在亞洲,包括馬尼拉、漢城、北京、香港與西貢,曾在國務院處理越南、寮國、柬埔寨事務,是美國外交體系的亞洲專家,更早之前則曾派駐宏都拉斯及瓜地馬拉,在白宮國安會處理拉丁美洲事務。 (相關報導: 薄瑞光專訪》「北京逐漸對台施加壓力」,兩岸關係非危機 「但陷入僵局」 更多文章

歷任台、美各3位總統 薄瑞光資歷深

薄瑞光擔任AIT處長前也不曾擔任大使,在上海領事館是公使參事級外交官,但在兩岸情勢的進程中,他在前總統李登輝任期的後段剛好派駐上海;擔任AIT處長時,見證台灣首度政黨輪替;2001年派駐河內當大使3年,在2006年2月出任AIT理事主席,當時因前總統陳水扁醞釀廢除國統會及《國統綱領》,以及先前發動防禦性公投等一連串被視為挑釁兩岸的舉措、連帶的中國也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兩岸局勢緊張,台美關係也深受波及,他奉命處理棘手的美、中、台情勢,任期歷經前總統陳水扁、馬英九,到現任總統蔡英文,在美國方面也是經歷3任總統,從前總統柯林頓(William Clinton)、布希(George Bush)到歐巴馬(Barack Obama),特殊的際遇讓他對相關議題的熟稔度,無人能及。

歐巴馬訪寮國。(美聯社)
薄瑞光任期歷經3任美國總統,從前總統柯林頓(William Clinton)、布希(George Bush)到歐巴馬(Barack Obama),特殊的際遇讓他對相關議題的熟稔度,無人能及。(資料照,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