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當帕克(Richard Parker)離開越南時,他以為自己終於可以擺脫那些可怕的戰爭回憶,將它們遺留在當地。只不過,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投擲凝固汽油彈的影像非但沒有消失,反而像揮之不去的噩夢一般,緊緊跟著他回到家鄉,美國。
舊地重遊 面對心中的鬼魂
「(當時)我們就是壞人」,現年65歲的帕克,談及美軍在越南的作為,這麼說道。「我必須面對心裡的鬼魂。」2011年,帕克離開家鄉伊利諾州,來到位於越南中部的靠海城市峴港(Danang)。當年,他曾擔任美國海軍的建築工人,並在這裡待了22個月。首先,他舊地重遊,去那些還有印象的地方,包括他曾親身經歷砲火的山隘。

那趟旅程中,帕克遇見一位曾任海軍的越南人,他並介紹帕克認識一些長期定居於峴港的美國退役軍人。帕克與他們相談甚歡,並且非常享受重新認識這個國家的時光。也或許就是太喜歡了,幾個月後他便離開美國,從此移居峴港。
越戰老兵的移居,以及他們所感受到的熱烈歡迎,讓人無法想像彼此曾在這片土地上,殺得你死我活。這也似乎代表了兩國自1995年建交後,雙方關係的修復與進展。

瞭解戰爭的醜陋 修正當年錯誤
「他們想看不同面貌的越南。」經常接待美國退役軍人和移居者的34歲海濱餐廳老闆阮氏雅(Nguyen Thi Nga)表示。以竹子搭建而成的餐廳,矗立於峴港海灘(Non Nuoc Beach)。坐在餐廳內,可俯瞰美麗的沙灘,以及鄰近的南海。越戰時期,峴港海灘是許多美軍的心靈慰劑。「或許他們瞭解了戰爭的醜陋,亦或是想修正一些當年美軍在此所犯的錯誤。」阮氏雅說。
越戰40周年 美越關係進展
1975年4月30日,當蘇聯與中國共產黨支持的北越軍隊,攻佔由美國支持的南越首都西貢,戰爭終於結束。歷時約19年,共造成約5萬8000名美軍、超過300萬名越南人死亡。
40年後的今天,美國致力於強化越南的戰略計畫,以及加強雙方的經濟合作關係,期望能壓制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去年,美國鬆綁了幾項對越南長期禁運的武器。而越南也是由美國領軍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的成員之一。
越戰老兵移居越南 尋求心靈平靜
美國駐河內大使館表示,他們並沒有持續追蹤移居、經常拜訪越南的人數。不過帕克說,他已遇到超過12人,每年至少在峴港市待超過6個月的美國人。2007年移居峴港市、和越南籍妻子一同經營旅行社,來自科羅拉多的退役海軍艾文(Bill Ervin)表示,自己認識超過50名美國和澳洲人。他們有的每年在此生活4個月以上,有的經常以旅遊簽證來訪。
許多退役軍人在接受訪問時表示,他們回到越南,是為了面對「心中的惡魔」。同時,也想看看這個在年輕時,影響他們一生的國家。「你試著碰觸內心一部分的自己,那塊被你遺留在此的自己。」艾文表示。許多美軍老兵也透露,他們覺得自己應該為越戰時美軍的暴行,以及危害至今的化學汙染,負一部分的責任。 (相關報導: 南北裂縫仍在 南越遺民爭取歷史定位 | 更多文章 )
當年化學劇毒 遺害至今
1962至1971年間,美軍在南越約四分之一的土地上,投擲2000萬加侖的橙劑(Agent Orange,含有劇毒的落葉劑,對付藏身在叢林中的越共),摧毀了約一個麻薩諸塞州(約2萬7360平方公里)大小的森林。橙劑包含的有毒化學物質戴奧辛,至今還殘留在越南的土壤以及水資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