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掃除不等於通通丟掉!專家:靜下心擦掉灰塵,你才會想起遺忘好久的自己

日本知名整理收納顧問近藤麻理惠,擔任美國Netflix原創實境節目主角,意外在美國吹起一股「收納風」。(圖/取自Pinterest)

「你應該知道的是:人生整理教練廖文君在大愛電視《人文講堂》中提醒,把堆積已久的物品丟掉固然可以騰出空間,但不能解答內心的糾結;靜下心來把灰塵擦掉,更能夠藉由保留與否、反思自己真正在意的事。」

我想要請問大家,你們認為整理跟丟東西有直接的關係嗎?覺得整理和丟東西有關係的人我幫舉一下手好嗎?在場有...好謝謝!

我以前也是這樣子一路走過來,因為現在的東西太多了。每一個人家裡面都有物資爆炸的東西,所以大部分的人只要想到整理,第一件事情過年大掃除,就是把東西先丟掉,但是我自己在做這個過程當中,就發現了某一些事情。

我以前住的房間非常非常的小,大概是兩三坪的空間,所以我從小覺得房間不夠大,必須要把東西收納起來,我才有辦法讓我的房間變得很乾淨。所以你知道嗎?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我就此造就了收納的本能,把東西收得很小,但是我發現一件事情,當收得很小的時候,你就會忘記了。

之後我去了日本,在日本工作後,又回台灣工作,我在很短暫的幾年之內,把一個家從台灣搬到了日本,再從日本搬回了台灣,所以我一直不斷做打包整理這件事情。當我在幾年前接觸到,整理就是把東西丟掉,這個觀念的時候,我覺得非常棒,因為我就可以把東西丟掉很多,我不需要去思考怎麼收納,也不用去想說,我要怎麼去處理它。但是我在做這件事情的過程當中,一直覺得有一個不太對勁的地方,我說不出來。只是在想說,那我要怎麼辦?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就是你移來移去,可是這東西還是在你家裡面,你似乎只要移了一個位,我就有整理了。這個是對我來講,好像是一個盲點一樣,在我人生當中,不斷地做這件事情,所以當然我聽到丟東西這概念我覺得很棒,我可以把東西處理掉,可是似乎有很多的糾結是在我內心。

除了這些左右移動發生的事件以外,可能還有更多我沒有看到的部分。好,那我下一個決定,不管怎麼樣我一定要把東西丟到外面的時候,那我是要送給人家呢?要捐贈呢?還是要給我的家人?我現在了解一件事情,只要捐贈,只要有東西可以去處,似乎就可以把這個東西的,所謂的罪惡感降低非常多。所以我就在思考說,丟東西對我們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它真的只是表面上的那樣嗎?

當我開始在省思這件事情的時候,發現其實我在重複做的事情,跟我的人生一樣。我猶豫的點,其實一定是我人生當初卡住的點。捨不得的點,也是我人生捨不得的點。這個時候前幾年前,開始出現的專家就講了,丟東西使你的人生變得很乾淨,但是我發現一件事,如果我只是把丟東西,變成解決我心裡面的一個方法的話,那我內心的東西永遠都有個藉口。因為丟東西是一個外在看得見的東西,但是我們內在有很多,就像冰山底下看不見的東西一樣,它會沉在我們裡面。可能丟了很多,但是內心沉的更多。 (相關報導: 總是加班窮忙賺不到錢?一張筆記,別人工作9小時,你20分鐘內就搞定。 更多文章

所以當我開始這樣想的時候發現,當從外在再走到內在,那個更深到底在哪裡?我就開始發現說,物品真的從來不只是物品而已,我們會捨不得丟東西,是因為我們把我們的情緒投射在它身上。

很多人丟東西的時候,他們沒有辦法理解,他自己在做什麼。他只是覺得專家這麼說,我現在處理不掉,所以我就放手,人生就會變得更好。那我們放手了,人生就會變得更好嗎?沒有人可以理解你真正在想什麼,所以整理其實是要讓我們變得知道自己在幹嘛。當我回到這個目的的時候,我就開始去思考,喔!我以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做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