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爾專欄:柯恩兄弟為老派三位一體寫下輓歌

柯恩兄弟。(攝於2007年,Georges Biard∕維基百科)

如果下一代觀眾看電影的管道都侷限在串流平台,那麼作者電影也將消失。從獨立製片運動培育出來的編劇導演柯恩兄弟,未來也很難再有。《西部老巴的故事》是老派電影三位一體的淒美輓歌!

四月《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全球上映,票房迅速超過原本第二的《鐵達尼號》(Titanic),取代影史冠軍《阿凡達》(Avatar)似乎只是時間問題。年輕一點的觀眾簡直無法想像沒有漫威英雄之前的電影。

社群網路擴張下的老電影人

若再把轉捩點往前畫在推出《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和《哈利波特》(Harry Potter)兩系列電影第一集的二○○一年,可以說本世紀的電影是憑藉巨量特效和電腦繪圖建構起來的,而延續上個世紀製片模式的老派電影注定難以與之抗衡。

同時隨著網路頻寬的擴速,網飛(Netflix)、蘋果和迪士尼這幾個財團都投入了影音串流服務。拍電影的人不管過去和大片廠或獨立製片的資金相處得怎麼樣,接下來迎接他們的業界環境都會很不一樣。

一九八○年代崛起的編劇導演搭檔柯恩兄弟(Joel and Ethan Coen),是美國電影值得驕傲的形象牌,三十幾年來拍了將近二十部電影,雖然票房有好有壞,但是評價一直都屬中上。早期的名作《黑幫龍虎鬥》(Miller's Crossing)論主題奇崛深奧直逼《今生情未了》(Un Coeur en Hiver / A Heart in Winter);九一年的《巴頓芬克》(Barton Fink),在坎城影展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三項大獎;到九六年的《冰血暴》(Fargo),一躍成為當年最熱門的話題,影評界全面給予最高評價,成本七百萬美元的電影,全球票房五千多萬美元,把這對兄弟的事業推到第一個高峰。

20190522-二○一○年《真實的勇氣》(True Grit),略少於四千萬美元的成本,全球票房收了兩億五千萬。(取自維基百科)
二○一○年《真實的勇氣》(True Grit),略少於四千萬美元的成本,全球票房收了兩億五千萬。(取自維基百科)

之後他們以累積的觀眾基礎,每一、兩年推出一部電影,到二○一○年《真實的勇氣》(True Grit),略少於四千萬美元的成本,全球票房收了兩億五千萬。料想在這之後募資拍片應該不再成問題,但實情正好相反。一方面特效為主的電影當道,另一方面網路、手機、社群軟體的商機漸成熟,排擠了原先投在電影上面的資金。

不願拍「沒有結尾」的電視劇

柯恩兄弟還算比較幸運,新時代的科技演進雖然帶來困難,也帶來機會。投錢讓他們拍《真實的勇氣》的阿那波那影業(Annapurna Pictures)資金來自甲骨文公司(Oracle)執行長埃里森(Larry Ellison)的千金,說起來是資訊科技的盈餘。但這樣的錢事實上就是愈來愈少,柯恩兄弟的電影從一、兩年一部拉長頻率變成兩、三年一部。

過程中當然有人勸他們拍電視影集。從HBO興起以來,電視影集因為播映的通路確切,投入的資金愈來愈多,五月底全球播映最後一集的《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相關報導: 非爾專欄:沒有許瑞德就不會有計程車司機 更多文章

《冰血暴》前幾年也授權改編成電視劇集,有些人以為是柯恩兄弟開始拍電視,其實他們對這種形式有所保留。高達(Jean-Luc Godard)曾經說,電影要有起頭中間和結尾,不過沒有一定要按照這個順序。柯恩兄弟循這個理路,說電影「要」有起頭、中間和結尾,調侃時至今日的主流續集電影與電視劇集,空有起頭和中間,但是遲遲不能結束,往往要把所有瞎掰的可能性全部耗盡,然後才肯草草地結束,甚至很多劇集最後連草草結束都省了。

20190522-《冰血暴》前幾年也授權改編成電視劇集。(取自維基百科)
《冰血暴》前幾年也授權改編成電視劇集。(取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