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37歲財富自由、42歲提早退休,不工作也能享受人生!過來人曝「賺很大」具體實踐計畫

如何做到37歲財富自由?(示意圖 / 取自Sharon McCutcheon@Unsplash)

42 歲從科技業退休後,開始過「第二人生」,已經超過10年了。

一開始的時候,算算覺得錢夠用,所以就離開科技業。坦白說,當時我也沒有很清楚接下來的生活要如何安排。

有一次,我去參加了一個課程,講師要大家進行夢想拼圖。現場年輕人的夢想拼圖都是豪宅、汽車、美食、環遊世界等等。這些物質我已經有了,享樂也不是我想要的。因為我年紀最大,講師要我發表評論,我說:「我想幫助人,但具體想法和行動還在構思中。」

「想幫助別人?」這個想法很籠統,到底該怎麼做呢?之前有幾次投稿和受訪經驗,後來想想,或許可以試試看「發表評論」來幫助人,知識的傳播也是一種幫助。

就這樣,一路走下來到現在。

財富自由的定義

我自己對「財富自由」的定義是:「無需擔心生活開銷」和「可以享受人生」。

財富自由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賺錢的速度夠快。就好比要裝滿一個大水桶(財富自由),如果平時進水量夠,即使水桶有些小破洞,早晚還是可以滿水位。如果進水量少,破洞又多又大,水桶早晚會沒水(月光族或破產族)。但如果機會來時,天降甘霖可以一次倒進更多的水(IPO),就可以提早裝滿大水桶。

大水桶就是我們的大財庫;進水量就是我們的薪水;破洞就是我們的支出;大破洞就是奢華的享受;一次性大水量靠機運,可遇不可求。這樣的比喻,應該淺顯易懂,是我在學習財務報表時從中的領悟。

拿出具體做法

想要提早財富自由,首先要「賺很大」。我知道人在35 歲,就會進入人生另一個關卡。這個強烈的動機,讓我在「第一人生」的工作階段非常努力,「別人30 年所花的時間與努力,我犧牲睡眠時間,用14年就將其完成」。

「如何賺很大?」如果我們沒有富爸爸、中樂透,或繼承一大筆遺產,也沒有善心人士捐贈一大筆錢給我們的話,顯然是自己要努力工作。

首先是選對職業,要選擇有薪資上漲空間與發展潛力的產業。職場新鮮人進入到一個行業,基本上已經決定了未來收入與生活水平。我選擇進入有國家支持的半導體高科技產業。

因為徹底體悟與了解,離開原本所學的化學產業。化學產業穩定但賺得比較慢,因為沒有分紅配股,所以我決定到科學園區工作,投入半導體產業。由於轉換跑道到不同的產業別,只好從頭自學,或是參加半導體在職進修課程,一邊工作,一邊進修。那段時間在「賣肝」,但目的就是要擁有一個較好的薪資收入。

還要挑選有股票上市的公司任職,公司賺錢就可以領取金額大小不等的股利,為退休水庫持續提供金援。如果公司無法提供理想的學習環境或個人財務目標時,就勇敢換工作。

用發展性來評估工作收入

工作如果沒有發展性,就要快點換工作了。又或是產業的發展性不錯,但職位所提供的薪資報酬、經濟支撐或儲蓄能量,遠低於自己的預期,沒辦法支撐自己與家人未來想過的生活,那麼也要考慮換工作。

換到好工作,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年薪要求愈來愈高,對職等職位的要求也愈來愈高時。此外,跳槽後,還要考慮,是否有適應能力能夠生存下來。 (相關報導: 2022年選股指南》15檔成長股逢低布局好時機!鴻海,大聯大營運、獲利穩健都在名單內 更多文章

我覺得除了該產業的專業知識外,跨領域的學習更是關鍵。當我還在新竹科學園區工作時,下班後就一直持續進修補充跨領域專業知識。工研院、清華和交大,就是我的學習場所。半導體是跨學科的工程,但在技術導向下,多數工程師都只專精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