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柱吃的是哪款便當?從《鬼滅之刃》揭日本火車便當發展史:讓他連喊「好吃!」原來是這味

是什麼火車便當,好吃到讓炎柱狂喊「好吃!」呢?(圖/翻攝自youtube)

全台鬼滅迷眾所期待的《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終於要來了!從釋出的預告片可以發現,這次除了能再次看到炭治郎一夥人大戰十二鬼月外,高人氣角色 – 「炎柱煉獄杏壽郎」也將大展身手。但比起劇情,更令人注目的是,炎柱那只吃幾口,卻讓他連喊十幾次:「うまい!(好吃!)」的火車便當,究竟是何來歷?

更有台灣網友在PTT以「鬼滅的炎柱是吃到臺鐵便當嗎?」、「炎柱的火車便當是有多好吃?」等為題,馬上引起許多網友熱議。底下甚至有網友開玩笑說:「福隆便當吧,以前還要在月台上買」、「整車的便當都被他搶了 氣氣氣氣氣」、「如果跟台鐵便當一樣的話 我覺得真的會吃好幾個= =」。究竟日本的火車便當是何時出現的?大正時代的火車便當,裡頭又裝了些什麼?真的好吃到會讓人狂喊「うまい!(好吃!)」嗎?接下來就來一探究竟!

超過130年的駅弁

提醒,接下來要介紹的火車便當(駅弁/汽車弁,汽車弁為最原始說法,汽車在日文中指的是「火車」,駅弁則是後來出現),並不是指AV帝王村西透發明的「火車便當」,而是貨真價實能夠吃的那種!

在交通不發達的年代,火車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即使到了現代火車仍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對於許多愛出遠門或出差的人來說,搭上火車後最期待的應該當屬吃到火車便當了吧。關於日本火車便當的起源,也許不少人會猜想,可能是源自1872年(明治5年),因為日本第一條鐵路就是在那時開通的,所以火車便當隨著鐵路開通一起賣,似乎聽起來也合情合理。不過,残念……答案並不是這個。

事實上,日本火車便當的起源眾說紛紜,根據維基百科上的紀載,少說就有8種說法,例如始於上野車站、神戶車站等,總之東南西北都有。儘管如此,一般還是公認,1885年7月16日於栃木縣「宇都宮車站」販售的火車便當,是日本火車便當史的起始日。至於為何「宇都宮車站」的說法最可信呢?說到底,還是稍微與日本鐵路開通有關。

一般還是公認,1885年7月16日於栃木縣「宇都宮車站」販售的火車便當,是日本火車便當史的起始日。(圖/翻攝自蒼月@Ameba)
一般還是公認,1885年7月16日於栃木縣「宇都宮車站」販售的火車便當,是日本火車便當史的起始日。(圖/翻攝自蒼月@Ameba

如前述,日本的鐵道是源自1872年,當時開通的第一條鐵路是從東京新橋~横浜。新橋到横浜這樣的距離,搭火車需要歷經1小時左右,1小時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所以當時的人並沒有吃火車便當的需求,再說那時還有禁止在火車內吃東西的規定。雖說是如此,但當到了1885年(明治18年),情況就改變了。當時日本鐵道第二區線開業,宇都宮車站作為該線的最後一站(頭站為上野車站),從上野到宇都宮這樣的距離,即使是搭乘現代新幹線,少說也要花快1個小時,而當時只是普通的火車而已,不難想像要花更多時間,據說當時光單趟就要花3小時半了。也因為搭車時間需費過鉅,因此車內飲食這件事,就漸漸被人所允許了,於此同時,火車便當(駅弁)也誕生了! (相關報導: 錢之呼吸!《鬼滅之刃》電影3天吸46億票房,打破影史多項紀錄 更多文章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理由,那就是做為交通重要樞紐的宇都宮,在戰前可是作為日本舊陸軍第14師團的編成地。當時從其他地方聚集過來了許多兵隊,宇都宮當地的便當業者,為了應付大量的軍用便當(軍弁),所以也間接驅使他們在製造與配送便當上有了大幅度的進步。戰後,軍人雖然變少了,但卻開始出現不少從東北遠赴到東京工作的「南漂」工作者。由於多數人都會經過宇都宮車站,所以每到歲末之時,就能看到許多返鄉的人,會從客車中伸手向捧著有掛帶盒子的人(立ち売りさん)喊著:「喔~便當!」。

1885年,販售於宇都宮車站的火車便當,可說是火車便當界的始祖。(圖/翻攝自博物月報)
1885年,販售於宇都宮車站的火車便當,可說是火車便當界的始祖。(圖/翻攝自博物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