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海運研究協會張志清理事長 剖析碳交易對航運業影響

張理事長以「歐盟碳稅/碳交易對航運港埠經營之影響」為題帶來精彩的分享。(圖/臺灣港務公司提供)

中華海運研究協會與臺灣港務公司、臺灣港埠協會合作舉辦之海運菁英講堂系列課程即將進入尾聲,本週由中華海運研究協會理事長、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副校長張志清親自上陣,與學員們深入探討最近十分熱門的議題-歐盟碳稅/碳交易對航運港埠經營之影響。

歐盟提出航運業歐洲綠色提案   以市場經濟降低其行業對環境衝擊

歐盟委員會於2021年7月14日正式提出航運業歐洲綠色提案,將航運業納入歐盟碳配額交易體系(EU ETS),對碳排放設定上限,並為向大氣排放的不利於全球氣候的氣體設定價格,使有效降低排碳之航商得以將其超額減排量出售給其他未能減碳達標之航商,透過市場經濟確保航運業對環境的衝擊可以逐年降低。雖然航運產實施碳交易制度或收取碳稅現階段仍有許多爭議及公平性問題,但在環保意識的大旗之下,待相關技術性議題逐步突破後,碳交易仍為未來不可逆趨勢。對航商而言,碳交易所增加之成本恐難以完全轉嫁至貨主,而必須透過船舶汰舊換新及強化營運管理的方式因應,市場也可能因為這項新政策而重新洗牌。 (相關報導: 陳其邁拍板了!城中城危樓將強拆 原址將改建為公園 更多文章

此外,曾擔任臺灣港務公司第二任董事長的張志清理事長,也特別關注碳交易對臺灣港群的影響,並且以老董事長的關切口吻開出了包括打造新能源燃料加注港、強化岸電設施、發展離岸風電⋯等幾帖藥方,期許航港業界能夠利用這波遊戲規則的劇變,讓臺灣的航運業再次進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