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很容易做錯投資決策而賠錢!《我8歲,我會自己賺錢!》一書指出,不管是人腦的思維陷阱,還是投資機構沒有釋出的資訊,都會建構出假象,讓人做了錯誤決策還不自知。
為什麼我們總是做出錯誤的投資規劃?
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會影響做出的選擇。讓我們來思考以下問題:
「蘇很文靜,對別人也不感興趣。她很少出門。然而,她非常樂於助人,知識淵博。她還獲得了英國文學學位。」
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很自信的回答,蘇應該是一名圖書管理員。畢竟,她的個性不就正適合擔任圖書管理員嗎?嗯,但是蘇很有可能正是一名業務員。因為兩者相比,如果有一千名業務員,就只有一名圖書管理員,所以蘇是業務員的可能性較高。
我架構這個問題的方式,是對你隱瞞了一些重要的訊息,也就是業務員相對於圖書管理員的數量。很抱歉!但是我這樣做,是為了說明構建一個問題,可以影響到我們的決定。
● 當通貨膨脹率為 12% 時,獲得 10% 的回報率,會比當通貨膨脹率為 3% 時,獲得 4% 的回報率,更讓我們感到高興。換句話說,這意味著我們較容易接受 2% 的實際損失,而不是 1% 的實際收益。
● 一些投資人不願意採用廣泛的指數化投資,因為我們知道它跑贏大盤的可能性為零。但如果我們認為指數化投資一定會超逾每一美元投資的平均回報,我們就更有可能投資於廣泛的指數。
● 當我們的股票經紀人在市場收益 20% 的一年裡,替我們賺到 15% 的回報時,我們會比她在市場下跌 10% 的一年裡,把我們賠掉 5% 時更高興些。
● 我們不介意支付 1 ∼ 2% 讓別人來管理我們的資金,因為這是一個小數字,而且我們實際上不需要開支票來支付這筆款項。
就像我可能讓你很自信的預測蘇是圖書管理員,而不是業務代表一樣, 華爾街也幫我們構建出假象,讓我們相信自己正做出合乎邏輯和理性的選擇。實際上,我們所做的,卻只是將自己的財富轉移到他們手中。
心理會計總是能滿足你所期望的
身為註冊會計師,我懂得「借方必須等於貸方」的道理。雖然帳目不平衡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它確實可以創造出某種紀律。如果人們坐在拉斯維加斯的賭桌上,還能準確的算出自己的賭博活動,我敢打賭,認為自己贏了錢的賭徒中,三分之二的人會重新思考自己的賭注。
心理會計( Mental Accounting)是我們如何欺騙自己,讓自己相信自己比實際做得更好。就像拉斯維加斯三分之二的賭徒一樣,我們往往會記住自己表現良好的投資,而忘記那些缺乏理智思考的作為。這是因為記住獲利,能夠帶給我們快樂,忘記失利,則能讓我們停止痛苦。如果記住獲利能帶給我們快樂,那為什麼不宣揚我們的獲利,掩藏起失利,並把這種快樂帶給我們的朋友和家人呢?
(相關報導:
投信持股比率大增,散戶該跟著上車?慎防籌碼面陷阱,出現這3大指標就該出場
|
更多文章
)
一旦我們做出一個重要的決定,都希望能夠感覺良好。我們傾向於特別關注支持我們決定的資訊,而忽略任何讓我們相信,自己可能做出錯誤選擇的新資訊。也許這就是「無知就是福氣」這句話的來源;當資訊顯示我們的選擇可能是錯誤時,即使有機會改變,我們也不喜歡這種感覺。
我在前面提到,當我把客戶的投資組合與二年級學生的投資組合進行比較時,我從客戶那裡得到的反應差異相當大。一些投資人對此一結果非常抓狂,以至於他們永遠都不會接受這樣的事實。這就是實務上所謂的「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然而,大多數來找我的人並沒有感到非常驚訝,而是來尋求幫助。這似乎與確認偏誤相矛盾,但這些來找我的人並無法代表一般投資大眾。他們傾向於懷疑自己一直表現不佳,並準備要改變方向。
心理捷徑往往讓我們誤入歧途
我們的大腦在執行常規任務時,也會走思維的捷徑。例如,閱讀以下的句子:
完成的文件是多年科學研究結合多年經驗的結果。(Finished files are the result of years of scientific study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of years.)
現在,再讀一遍,大聲數一下句子中 f 的個數。大多數人會數到三或四個,但實際上有六個。我們的大腦傾向把 of 中的 f 讀作 v。這是在非常簡單的工作中,將我們導向錯誤答案的心理捷徑。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走很多心理捷徑,這些捷徑往往會讓我們誤入歧途。我們很容易提出一組簡單的選擇,這些是連數學家在計算機率時,都很容易出錯的。
華爾街經常用這些啟發式偏誤來對付我們。就像上述數 f 練習一樣,我們會一如預知的走捷徑,並自信的做出錯誤的選擇。
千萬別過度樂觀
有一次,一位非常聰明、成功的商人來看我,原來這次訪問的一個最主要目的,是要教我如何投資。他自信的表示,與其他股市投資人相比,他擁有一項不公平的優勢。當我問他怎麼回事時,他向我展示了他的投資組合,其中包括平均股息為 14% 的個股。這個人指出,股票市場的收益率只有 2%,因此他每年都以 12% 的優勢起步。根據他的心理會計,他穩穩戰勝了市場。
我問他是否可以檢視一下他的報表,他欣然同意了。我看了他過去一年的表現,他確實拿到了 14% 的股息。問題是,股票本身的價值卻下跌了 12%。如此一來,他在過去的一年裡只淨賺 +2%的報酬。相比之下,同樣比例的美國和國際股票投資組合收益率卻達 20%。因此,實際上他落後市場足足 18%。
當他再次來訪時,我給他看我對他總體表現不佳的分析。我還試著巧妙的指出,他已經支付了遠遠超過他需要支付的稅,因為他不但支付了股息稅,還推遲了股票價值的跌價損失。
我試著表現出一些同情,同時解釋, 當股票報酬率高出整體市場數倍時,市場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暗示,它不認為這些股息能夠持續下去。我給他看了幾家最近降低股息的公司。他顯然很沮喪,並一直辯解我的分析肯定是有缺陷的(確認偏誤)。然後我給他看了,清楚印在他的經紀對帳單(brokerage statement)上的未實現損失(unrealized losses)。
(相關報導:
投信持股比率大增,散戶該跟著上車?慎防籌碼面陷阱,出現這3大指標就該出場
|
更多文章
)
我指出,他只關注報酬的一部分,也就是股息,而忽略了資本增值(capital appreciation),結果就造成了這個問題。他表現得出奇的鎮定。隨後他回應說,他有技術圖表來支持他的決定(資料探勘)。他接著指出,配息股票最近表現相當不錯(這是後見之明偏誤〔hindsight bias〕)。
我指出,他原本有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出售股票,轉而擁有整個全球股票市場的組合。不僅如此,他還可以在不交任何稅的情況下,轉移到新的投資組合。他表示同意:「當然,但得等到價格回到我買的價位。」他固守著自己的買入價,過於樂觀的認為自己會很快就彌補損失。
我建議他現在就這麼做,他立刻反駁:「我還能損失多少呢?」我的回答當然是:「全部!」
我仍然和這個人保持聯繫,我絕不認為他是唯一一個在情緒上犯了錯誤的人。這只是一個涵蓋如此多人類偏誤的例子。我認識很多聰明的人,但他們是世界上最糟糕的投資人。
我們對待金錢的方式都很愚蠢,我也不例外。如果你想找到最容易受到這些投資偏誤影響的投資人,那真是輕而易舉。他們都在吹噓自己的投資績效,卻不知道正在拿自己的積蓄做傻事。
作者介紹|艾倫‧羅斯(Allan S.Roth)
財富邏輯有限責任公司(Wealth Logic, LLC)的創始人,該公司是一家精品金融計劃和投資諮詢公司,目前為100個客戶提供5億美元的資產諮詢服務。羅斯(Roth)是科羅拉多大學(Colorado College)的兼職金融系教員,並在丹佛大學(University of Denver)的研究生稅學院教授行為金融學。他是投資組合構建和績效基準測試方面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