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來勢洶洶,但事出突然,就連全球病毒專家看它,也有如霧裡看花。武漢肺炎蔓延快速,既無市場暴露史亦無呼吸道感感染接觸史者依然「中標」的比例,衍然已成大宗。專家表示,由於武漢肺炎是首度爆發、且仍在現在進行式的傳染病,目前定論其致死率恐言之過早,惟基於「傳播速度越快的病毒,致死率通常越低」的傳染病定律,目前看來,武漢肺炎的致死率應可確定低於致死率10%的SARS,當然也更低於致死率高達約35%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武漢肺炎去年12月中旬於中國武漢華南市場周邊爆發,就在全球科學家還沒搞清楚它是由源自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變異,感染了哪一種中國武漢華南市場菜單上的那一種「野味」,再經過基因變異感染密集接觸該種動物的攤商、饕客、採買者…,短短不到2個月,它已在全球累計近2萬5000例確定病例,並造成至少492人死亡。

病毒量、症狀大不同 華南市場感染者致死率達15%
值得觀察的是,武漢肺炎雖因傳染力超強,短時間蔓延全球20多個國家,但目前除了菲律賓2例中有1例死亡,所有死亡案例都集中在中國(含香港1例)。既然經病毒基因序列比對,各國病人感染的都是同一種新型冠狀病毒,何以死亡率會差這麼多呢?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李秉穎表示,各國武漢肺炎病人感染的雖是同一種新型病毒,但病人體內的病毒量及症狀輕、重顯然不同。
好比最早也是最核心在中國華南市場感染的41武漢肺炎確定病例,顯然是體內病毒量最高的一群,最後其中就有6人不幸死亡,致死率高達15%;另這41名患者中有13人曾因衍生重症住進加護病房(ICU),其中5人死亡,重症死亡率更高達38.5%。

李秉穎解釋,至於中國以外的武漢肺炎病例,則多有前往中國武漢的旅遊史。以目前台灣確診病例為例,11例中就有9例為中國境外移入,這些病人的共同特性是,他們原本多半都是健康者,才能出國經商及洽公;且雖不幸被傳染武漢肺炎,但絕大多數都只是輕症,所以才能撐到返國之後才發病,因此復原情況自然良好,非但致死率極低,肺部也幾乎都不會留下纖維化等不可逆的後遺症。

台大醫師:男性確實較女性易感染傳染病
另一個教人好奇的是,武漢肺炎流行至今,從較早時中國武漢當地的金銀潭醫院收治的99名確定病例,到更大規模的全武漢425名確定病例性別分析,皆以男性占約70%為大宗;但台灣11個確定病例中男性卻只占4名、36.4%,究竟性別甚或年齡,在武漢肺炎被感染者高危險群的判定中,是否存在重要意義呢? (相關報導: 武漢肺炎》台灣是全球第4個培養出新型冠狀病毒的國家!張上淳:有助快速診斷、發展新的治療模式 | 更多文章 )
李秉穎表示,科學家很早就發現,由於先天基因不同使然,相較於女性,男性確實較容易感染傳染病,進一步衍生重症乃至於死亡的機率也比較高,例如歷年以來的腸病毒大流行,舉凡感染者、重症及死者,都都以男童居多。多數科學家更相信,這也是為什麼有人類歷史以來,新生兒的性別比,男嬰都略多於女嬰的緣故,畢竟男性後天經歷傳染病折損的機率高,唯有如此,成年性別比才能接近平衡,也更有利於人類繁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