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美中霸權爭奪戰還有更凌厲第三階段

雖然中美簽下《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兩國的霸權爭奪戰還有更凌厲第三階段。(AP)

以廿一世紀一十年代歐巴馬發動「重返亞洲政策」強化第一島鏈圍堵中國為始,展開美中兩強霸權全球爭奪戰爭,但是繼任的川普卻棄溫和政略改採直球對戰。兩大強權既已公開針鋒相對,就極不可能在軒輊勝敗未分未解前,彼此罷手休止;可以預見完簽第一階段貿協「大家喘口氣」之後,應該會有更凌厲的戰事飆起。

對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休戰不可樂觀

當2020年1月15日川普與劉鶴在白宮正式完簽《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US-China Phase One Trade Deal),全世界似皆為之鬆了一口大氣,並據此樂觀推定,2020全球經濟將從此得以回到既有緩慢穩健復甦的軌道,也因此據以相繼調高世界貿易投資活動及經濟成長率的預測數字;不過,如此樂觀的反射性判斷,並不必然會與未來現實的前瞻事態發展動向相符相埒。

川普挾其高亢的美國民意基礎及民主黨呼應,而對於「大抗中政略」頗為得意。

川普針對習近平中國所發動第一波為時逾兩年的世界級貿易戰爭,更經常自詡這是最能映現「美國第一」的絕對優勢,並大大有利美國經濟地位的世紀大復活;對甫告簽立第一階段協議的「戰事暫停」,祇能算是美國大抗中的世紀大戲序幕,有這麼一小段首階叫停的稍歇罷了,實難有所意味,在不久未來,美中兩國彼此之間難保不會更有愈發精彩的激烈戰事,相繼連台爆棚而起。

美國75年全球霸權絕不容許新崛起中國挑戰

今天歐亞拉美先進中進及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眼中看待美中第一階段貿協定簽,祇會當作是美國-中國全球霸權競奪戰爭命定進程中,乍在序曲階段的片刻休戰;廿一世紀美中爭霸戰爭的冷戰或熱戰,不到2035年以後或能可見勝負分曉時刻,但在現今及可預見未來,終究不可能有率爾宣告不打了不抗了的歇止情事發生。

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未來繼任美國總統究係由共和黨人或者民主黨人勝出擔綱,都不可能改變現下既定的美國「抑中」「抗中」乃至「敵中」的「基本國策方向」,到底已經高踞75年的全球「唯一美國帝國霸權」,屢經成功完勝擊退蘇聯、西德,及日本的霸權競逐挑戰,當然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豈可以就如此眼睜睜看著「才三十幾年時間初崛起的原本積弊不堪百年羸弱中國」,竟爾在跨國全球場域,要來瓜分甚或全面取代,美國既在的全世界「唯一老大大」職能地位呢。

既傷全球經濟更害自己國力的川普高關稅壁壘戰

川普自2018年3月23日發動「高關稅壁壘戰爭」,原本對象包括歐盟、日本及所有G20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並非唯一限定中國;最初始的起心動念,還祇是植基於川普競選總統職位之前既有強烈「反全球化」「美國優先」的絕對貿易保護主義意識形態,且「關稅戰爭是最容易一舉傷人利己致勝」絕對手段的迷信。 (相關報導: 多維觀點》華為浴火新生 改寫「中國威脅論」? 更多文章

美國「加徵高關稅」政策目標,旨在大幅縮減美國對中國大陸遞增的貿易赤字。2018年美國對中國貿易赤字為4,195億美元,約占美國總貿易赤字的48%;而到2019年底前,已降至3,208億美元,比率也降為41%。但川普政府仍然不滿意,因此第一階段協定要求中國兩年內應向美國分別增購767億美元及1,230億美元,總共2,000億美元產品,項目則涵蓋製造業產品、能源產品、農產品及服務貿易。中國每年要從美國增加進口2,000億美元,則必須對美進口大幅成長才可能達標;但這在現實執行上,確有其一定困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