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網路社群信息、偏方、藥方

網路發達下,媒介平台逐漸普遍,卻因此有許多錯誤資訊被「無心」地流傳。(取自網路)

近年來拜網路及網路世界所衍生的各類商品之賜,使得發表各種不同信息(information) ,不再是新聞專業從業人員的專利。每一個人,都可以很輕鬆的透過fb、line或ptt等媒介張貼信息。透過網路無遠弗屆的神奇魔力,及此工具取得的方便性、經濟性之加持,使得信息的散布變得普遍而廉價,同時也失去了應有的品管與徵信。諸多信手拈來、聽說、未經證實或有心人士為達到其特定目的,刻意造謠事件,一旦被po上網,並流傳開之後,此信息便如平原之馬,脫韁而出,一發不可收拾。

施醫贈藥,懸壺濟世,救苦救難的義行一直都是世間傳訟的美談。網路上經常可發現且被廣為流傳的笑話、勵志文章,透過網路之傳播,博君一笑或啟迪心靈確是美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網路上亦常有醫療信息傳播。也許此一信息也是你自己從網路上看到得如:服用○○對頭暈、目眩具有神奇療效。自己親自服用後,亦發現困擾多年的頭暈、目眩確有療效。好東西要與好與好朋友分享,遂將此信息瘋狂的在網路張貼,起心動念,立意良善,但這與施醫贈藥,懸壺濟世,救苦救難的義行是同一個概念嗎?

美國研究顯示,銀行帳戶錢愈多的人,上網時間愈少。圖為示意圖。(圖/Esther Vargas@Flickr)
近年媒介平台迅速發展,人人都可以透過網路散播訊息。(圖/Esther Vargas@Flickr)

科學的求真精神將人類所追求的知識,必須經過嚴謹的證明論證之後方可成立並傳播之,最能體現此一嚴謹求真精神的學科為數學及物理學。如由瑞士數學家、物理學家歐拉(Euler,1707~1783)所發表被譽為最完美的歐拉公式:e^ix=cosx+i  sinx。將X=π代入歐拉公式:e^iπ=cosπ+ i sinπ得e^iπ=-1,1+e^iπ=0(註1)。是數學裡最令人著迷的一個公式,它將數學裡最重要的幾個元素聯繫到了一起:2個超數:自然對數的底e,圓周率π;2個單位:虛數單位i和自然數的單位1,以及數學裡常見的0。數學家們評價它是「上帝創造的公式」。英格蘭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牛頓(Newton,1643~1727)1687年他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闡述了萬有引力和3大運動定律,奠定古典力學和天文學的基礎,並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研究的重要工具與理論依據。在數學上,牛頓與德意志的數學家萊布尼茨(Leibniz,1646~1716),分享了發展出微積分學的榮譽。

註1:自然對數的底    ,e≒2.71828。圓的周長與該圓直徑之比值為一常數。此一常數稱為圓周率π,π≒3.14159。

不管是完美的歐拉公式,或是牽動千萬中學生的牛頓3大運動定律,都是經過無數驗證、推導、大膽假設與猜想後,才成就了偉大的定理、定律。在醫學臨床上每每要開發一種新的藥物,除了要針對此藥物對特定疾病之療效做出評估外,還必須考慮此藥物對人體其他器官、生理機能所產生的副作用,是不是人體所能承擔。因此在新藥要正式上市前,都必須先經過嚴謹測試、動物試驗、人體試驗等漫漫長路之後,方可核准上市。

醫院所開出藥方要對病患負責,若因服用藥方而產生醫療糾紛,乃醫院、藥廠及病患3方均不願樂見,在醫療行為中,若發生醫死人的案件必遭撻伐。坊間偏方或江湖術士電台廣告所販售之藥品,都強調其產品對各種頑疾具有特定療效,為取信於群眾、聽眾,又巧妙的設計群眾現身說法,聽眾回饋等橋段,將所販售之藥品療效神格化。也許大概或許……偏方或江湖術士電台廣告所販售之藥品,確實曾經對某一疾病之治療,在正規醫院已藥石罔效,因服用某一偏方確實發揮一定程度的療效,就將此一例作為樣板,大肆放大宣傳。但是因為服用此偏方而耽誤治療、誤診,服用後產生了副作用,甚至因此而死亡的事件,所在多有,卻只能在陰暗的角落暗自哭泣,又有誰關心呢?

美國FDA日前核准了全球首批3D列印藥丸。(取自推特)
部分民眾服用偏方藥物有效,便大肆推廣效用,卻意外讓別人產生副作用。(取自推特)

有顆善良的心,希望能幫助周圍的人當然是件好事,也是人類社會最溫馨的畫面。但是當想幫助他人的同時,是否也應評估一下你所具有的基本能力、專業素養是否足夠,會不會愈幫愈忙?

信息時代,使得發布信息變的如此方便,如此廉價。也許每一位張貼信息或轉傳信息者,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但善良的背後,往往潛藏著不為人知的罪惡。善良如曾參,被誣指殺人3次,曾母亦會動搖信心。在信息如此容易取得的時代,也許你信手一敲鍵盤或一按滑鼠的動作,便很可能成為散布謠言的幫兇。您還在網路社群拼命轉傳信息、張貼信息嗎?錯把馮京當馬涼是一個錯,將偏方當藥方傳播,不也是另一個馮京當馬涼嗎?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下午14:30到底是幾點?談談24時制與12時制之誤用 更多文章

*作者為苗栗人,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