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成立 4縣市首長共簽合作宣言

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成立 4縣市首長共簽合作宣言

記者葉志成/桃園報導

由桃園市政府、新竹縣政府、新竹市政府、苗栗縣政府共同發起的「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16日上午在桃園市政府召開第一次首長會議,桃園市長鄭文燦、新竹縣長邱鏡淳、新竹市長林智堅、苗栗縣長徐耀昌四位縣市長出席,並共同簽署「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共同合作宣言」,期盼透過「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務實解決困境,翻轉桃竹竹苗,帶動台灣發展,以新的跨域治理,追求新的區域共好,成為台灣下一個世代的新起點。

宣言內容指出,1950 年代,台灣開始實施地方自治,桃竹竹苗從歷史脈絡中的一個生活區位,劃分為四個行政區域。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對台灣有其關鍵地位,是世界進入台灣的第一站,是台灣產業鏈的第一顆齒輪;是世界客家文化的最大聚落,也是北台灣農業發展的唯一廊帶。在高齡化、少子化的衝擊下,桃竹竹苗更是台灣本島的各大生活圈中,人口唯一逆勢成長的區域;而從逆勢成長,可看出桃竹竹苗的發展潛力。

「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是地方政府合作,與中央政府對接,以新的跨域治理,追求新的區域共好。四位縣市長也共同承諾:第一、「建設福祉,不分藍綠」:以合作代替競爭,爭取區域的資源平衡,讓人民享受更優質的公共服務,積極強化各項城鄉建設;第二、「產業發展,共同升級」:以補位代替本位,整合彼此的產業優勢,匯聚人才、資金、技術的平台,驅動台灣未來產業發展;第三、「文化觀光,永續經營」:以共享代替獨有,串連山海風的魅力地景,行銷多元文化的觀光景緻,永續經營活絡在地經濟。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桃竹竹苗四個縣市具有共同特色,又能互補,無論在人文、產業、科技、交通、觀光等各項層面,都可積極相互合作。桃竹竹苗地區是台灣多元文化的起點、科技產業最重要的基地,並具有極富潛力的觀光資源。日治時代,桃竹竹苗區域是「新竹州」,原本就是共同生活圈,而成立「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透過四縣市的合作,與中央接軌,爭取更大的支持,為地方帶來長遠進步。

「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成立,期盼務實解決困境,翻轉桃竹竹苗,帶動台灣發展,以新的跨域治理,追求新的區域共好。

鄭市長指出,透過「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未來四縣市可齊聚討論在客庄人文、科技產業、旅遊亮點等共同生活圈特色,以及共同所需的交通、國土規劃、海洋政策等重要施政。每個縣市都有其發展及支持的項目,這次第一次首長會議,經過6月30日的幕僚會議、7月27日的副首長會議,將議題聚焦,從11個提案整合為4項合作議題。

鄭市長說,第一、就「爭取桃竹竹苗民眾應享有公平合理之醫院健保總額預算」議案,要結合四縣市力量,共同請中央延續總額支付依人口因素校正後的合理分配,爭取健保分區總額分配公式,應如實反映現今北區(桃竹竹苗)人口學因素,盡速調高分配權重至100%,落實醫療正義,保障桃竹竹苗地區民眾醫療品質。

第二、針對「浪漫台三線跨域整合計畫」議題,將與中央協調合作,協商新闢「台灣好行」路線,合作推動辦理「國際客家文化博覽會」,以及串連「桃園市兩蔣園區與新竹縣張學良園區觀光路線跨域合作計畫」等各項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