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SKULLY的創業家啟示錄

曾經爆紅的Skully智慧頭盔,宣布倒閉。(youtube截圖)

「所以該來的終於還是來了。」這是我在看到Skully倒閉的新聞時第一時間的感受。

這家以增擬實境(的概念)爆紅的智慧頭盔新創,2014年8月曾經在Indiegogo上成功地預售了將近兩百四十五萬美元,半年後順利募得種子輪一百五十萬美元,僅僅一個月後又由Intel Capital和Walden Riverwood Ventures領投,Formation 8和TechStars跟投,成功募得一千一百萬美元的A輪資金

然後就在群募成功兩年後的這個時間點,這家總共從外部取得將近一千五百萬美元現金的新創宣布申請第七章破產。

新聞媒體和網路自然是大家撻伐,陳腔濫調批評群募平台者有,尖酸刻薄挖苦募資案支持者的有,此起彼落的「I told you so」,彷彿每個人都曾經是先知,都早早就看到這個未來。

但對我來說,這個破產新聞無關群募,而關乎一個很純粹的風險資本問題:風險資本家到底是投資產品還是投資創業家?

首先,Skully的智慧頭盔以新創產品來說幾乎符合所有成功必要的條件:

  • 解決存在的痛點
  • 大膽創新的解決方案(的概念)
  • 吸睛的外觀設計
  • 優異的行銷技巧
  • 迅速證明產品市場匹配度
  • 雖然從痛點出發但販賣角度卻是十足感受性價值市場

這也是為什麼他能夠在Indiegogo上取得預售佳績,同時能順利取得知名風險資本家注資——因為產品(原型機和概念)本身有著非常強大的說服力。

那麼這樣一家產品魅力十足且備受消費者期待,又從投資人那邊取得充足銀彈的硬體新創又是怎樣垮台的呢?

雖然我們還在等塵埃落定,但所有的報導幾乎都將矛頭指向共同創辦人Marcus和Mitch Weller兄弟。如果這些指控屬實,那麼這對兄弟不只是創業失敗而已,而是犯了背信罪甚至是侵占罪,可能會鋃鐺入獄。

事實上訴訟也真的發生了:提告的是曾經在公司內擔任會計工作的前員工Isabelle Faithauer。她在舊金山郡加州高等法院所提告的文件中指控Weller兄弟曾使用公款支付:

  • 兩兄弟在舊金山Marina區的私人公寓租金
  • 兩兄弟承租的舊金山Dogpatch區的公寓的押金
  • 公寓清掃每週費用
  • 兩兄弟的日常購物
  • 兩兄弟所有的餐廳帳單
  • Mitchell Weller個人使用的道奇跑車
  • Mitchell Weller個人使用的道奇跑車撞毀後,保險理賠金被私人領走,然後又以公費購買一台新的道奇跑車

讀者一定會很好奇:上面這些讓人瞠目結舌的背信行為(假設為真),難道投資人都不知道嗎?

首先讓我們檢視一下Skully華麗的投資人名單。

A輪一千一百萬美元裡領投的Intel Capital就不用我們介紹了,共同領投的Walden Riverwood Ventures也不是省油的燈,它是由曾經投資GoPro取得重大回報的Riverwood CapitalWalden International共同成立的,領導的合夥人是當初挖掘到GoPro的前偉創力執行長Michael Marks。跟投的TechStars是大家都熟悉的美國頂級加速器,Formation 8則曾經投中Oculus VR,負責的合夥人Lior Susan是矽谷近年迅速崛起的年輕風險資本新星。 (相關報導: 楊建銘專欄:市場大小的迷思 更多文章

換句話說,Skully的A輪不但有lean startups風潮的最佳代言人(TechStars),有硬體技術專家(Intel Capital),也有了解行銷和品牌有成功案例的私募專家(Riverwood),更有投資過前瞻而開創性技術的新一代硬體風險資本基金(Formation 8)——結果是沒有半個人即時抓到上面所列舉的Weller兄弟這些背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