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宣布將於一年後交棒,辭去集團董事長職位,而這次權力交接,中國媒體稱創下中國巨型互聯網創業家交棒年紀(55歲)最年輕紀錄。
異康集團及青興資本首席顧問楊應超向《數位時代》評論此事,直言早交棒是對的,因為「出狀況還可以回來救」,台灣台積電及宏碁都是同樣的好例子。

提早交棒,優點是:人還在
對於馬雲選在9月10日宣布將於一年後交棒,楊應超說,資本市場最怕驚喜,馬雲2013年就交棒執行長,只任董事長,這已對外界打預防針,由於董事長已經不負責日常業務,執行長這幾年表現穩定,交棒行動可以預測,並非意外。
楊應超指出,55歲交棒是好的,優點是如果交棒後企業有狀況,人還在,還可以回來救。他直言台灣最有遠見的兩家公司就是台積電跟宏碁。
楊應超說,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雖長期是公司營運負責人,但非大股東,所以算專業經理人,張忠謀2005年曾將總經理與執行長大位交出給蔡力行,但2009年回任,2018年6月是第二次交棒。

楊應超說,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則也在2005年交棒王振堂跟蘭奇,但於2014年因公司大虧回鍋救援,2017年再將公司交給現任董事長陳俊聖領導,宏碁最受人尊重的是,施家雖是大股東,但傳賢不傳子樹立典範,而中國的聯想創辦人柳傳志也是很早交棒。
下台的漂亮身影靠智慧,馬雲模式建立
馬雲年紀輕輕就決定交棒,是否對中國互聯網產業帶來仿效風潮?楊應超表示,如果企業想永續經營,會看重接班重要性,就該學習「馬雲模式」。
楊應超說「上台靠機運,下台靠智慧。」下台背後的身影漂亮與否是智慧,企業家居企業頂端,若把公司的路鋪好了,下來身影自然漂亮。

他舉籃球界明星麥可喬丹為例,是少數在運動生涯顛峰急流勇退的例子,相對許多球員是等到打不動了才退休,沒有不對,但這是智慧,也如同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很早就交棒,楊應超坦言「在成功時刻下台很難」,但這些企業家交棒後,是再尋找下一個挑戰,因為對創業家而言,尋求真正的成功,會比守成更有吸引力。
台灣企業少創新,多守成
馬雲說要比比爾蓋茲退休年齡早,如今說到做到。楊應超稱讚的說:「 台灣企業家說要交棒,說了也不見得做」,結果人才眼見老闆不交棒,就跑了,或是人才看到公司已是夕陽產業,就會出走,不少台灣年輕人流往中國就業,畢竟中國大企業有國際觀,就引發青年出走潮。

台灣近年大型企業集團雖也開始展開交棒,但普遍而言創辦人仍在位比例高,楊應超表示,「台灣就是溫水煮青蛙,對交棒無感,充滿守成概念。」他感嘆過去80年代台灣人勇於闖蕩的精神消失,拼勁鬥志看不到,短期企業雖不會死,但守成會讓企業慢慢萎縮,或者企業主交棒也只放心選守成的人。
「守成比創新安全,但不是好事,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楊應超說。 (相關報導: 張勇究竟是什麼狠角色?為何馬雲放心將「阿里巴巴帝國」全權交給他? | 更多文章 )
高齡CEO面臨體力跟鬥志雙考驗
楊應超曾在外資圈呼風喚雨,是科技硬體分析師金童,他選在48~49歲退休,轉作顧問職,對於職涯規劃,楊應超解釋投行是個高度競爭的產業,很多同行都50歲左右退休,因為這行燒體力跟意志力、鬥志,一趟出差往往幾天不能好好睡覺,飛好幾個城市熬時差拜會客戶,面臨一連串的拷問,陪客戶路演結束後大病一場也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