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忠觀點:民進黨「天人五衰」執政危機(4):訓戰分離的虛矯防衛思維

新北市募兵制暨人才招募活動,雲豹甲車現身(蘇仲泓攝)

第四衰的募兵制一意孤行與訓與戰離的虛矯防衛思維

蔡總統以振興國防產業,作為其施政的五大創新研發計畫之一,而其國防產業政策係以「發展航太工業」、「發展船艦工業」和「發展資安產業」為三大重心。然而不管是潛艦國造或下一代戰機研發,要見其成效恐也要在多年以後。筆者認為自主性國防工業發展固然重要,但並非當務之急。對國軍而言更為迫切的是至當且合乎兩岸未來發展的台島防衛的戰略構想與戰術作為,而戰術作為又包括國軍兵力的運用。筆者試從中共對台可能用武方式?以及台島因應的防衛戰略構想?募兵制一意孤行的困惑?闡明其理。

由於中共依據其《反分裂國家法》迄今仍不放棄欲以武力來完成兩岸統一,因而中共就是我國家生存的主要敵人。國軍就要預判兩岸關係可能發展,針對敵情與其可能動武方式作為建軍備戰的準繩。然而從今年國軍即將展開的漢光32號演習想定結構,就可以看出國軍的防衛思維,階段劃分依然是兩岸對峙下的應急作戰、聯合防空、聯合截擊、聯合國土防衛等作戰過程。如果中共一旦要以武力犯台,共軍會循著這個作戰思維跨海求戰?

揆諸現行美、中、台三方關係是以「三公報一法」為基礎,曩昔美國與中共基於《上海公報》,並在1979年簽署《中美建交公報》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雙方互派大使完成建交。同年美國則以《台灣關係法》規範了美國對台灣在「無外交關係」的情況下,雙方經貿等關係的聯繫作法,並明確指出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未來的作為,均將遭美嚴重關切。美、中之間雖有正式外交關係。但在各自國家利益之下,實為既合作又鬥爭的形勢。台灣由於戰略地位,且為美方防堵中共形成第一島鏈的樞紐位置,美國是難以輕易放棄台灣。

加以現在衛星與雷達科技的空偵條件以及人員的互動往來,共軍要想隱匿企圖,大軍集結渡海求戰何其之難?而當徵候為美捕捉,勢必要考慮與美軍對壘,縱使共軍有反介入作戰準備,然而勝負仍是未定之天。《孫子》〈行軍第九〉「兵非益多,惟無武進,足以併力料敵取人而已。」所以中共一旦要以武力來結束兩岸相爭局面,當然要避開與美對戰的可能性,以及對台灣若一擊不成,反導引其國內可能產生的動亂。所以一旦其欲以武力結束兩岸相爭局面?其用兵模式,必以其付出代價最少,成功公算卻最大的火先發於島內,為優先考量。

況且兩岸在馬政府執政期間擴大交流面向,兩岸人民往來活絡。而國人對國家未來認同不一,不僅一國兩制之聲時而聞起,自認獨立於中華民國之外的台灣民政府,馬政府也縱容不予干涉?而小英上台,倉促揭櫫年金改革與轉型正義等,讓國人意識形態更為分歧。值此之際,中共在島內發展第五縱隊的時機是否將逐步漸趨成熟?值得國人警覺。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看見這樣的國軍,我很擔憂 更多文章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2016年在東海進行實彈演習(AP)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2016年在東海進行實彈演習(美聯社)

而若一旦在島內發動其攻擊,《孫子》〈軍爭第七〉「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並將有「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霆。掠鄉分眾。廓地分力。懸權而動。」的特質。故而其攻擊特性將是徵候少,預警短,攻堅猛銳,一點突破多點製造動亂,親中媒體喧染惑亂民心,中共以兩岸交流現行航機與船隻,密匿解放軍內外相應實施增援。筆者試舉一想定引作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