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柯文哲別搞錯了,汙辱台灣人的就是陳水扁!

台北市長柯文哲(左)、前總統陳水扁(右)出席《堅持—陳水扁口述歷史回憶錄》新書發表會。(簡必丞攝)

前總統陳水扁口歷史《堅持—陳水扁口述歷史回憶錄》舉行新書發表會,前後任市長同台,曾為陳水扁醫療小組的台北市長柯文哲感嘆,他當選市長後不喜歡與前總統馬英九交往,因為不是汙辱陳水扁,而是汙辱台灣人,但是仇恨還是要放下。抵達發表會現場前,柯文哲受訪時的說法是,保外就醫却趴趴走,「也是怪」,「每天在勇哥物語,這樣國家法治怎麼處理?」

陳水扁的「心魔」,已成台灣人的夢魘

柯文哲的「前言」與「後語」,倒真的提出一個大哉問:「這樣國家法治該如何處理?」扁案糾纏十數年,既是陳水扁的「心魔」,也是民進黨的噩夢,更是台灣人揮之不去的陰霾。

就在陳水扁新書發表會之前不久,瑞士司法部透過司法互助管道密函法務部,對扁案停審致銀行凍結的扁家三億多款項,感到困惑與困擾;緊接著,法務部矯正署核准陳水扁保外就醫第十八次展延。意思是:一、陳水扁繼續趴趴走,繼續每天一物語,繼續評點時政,衡量市府到總統府的距離有多遠(發表會上陳水扁之言),繼續看情緒挺英或挺賴;二、扁案繼續有停審理由,讓總統(不論是誰)不特赦很困擾,如何特赦很困惑;三、扁家洗錢到海外,繼續滯留瑞士,讓瑞士司法部「困惑與困擾」。

柯文哲對陳水扁盡力盡力,殆無疑問,但柯文哲對扁案的立場既對又錯,綜合其前言後語,不必懷疑柯若當選總統,會想辦法解決陳水扁特赦爭議,但如何解決?最終還要回到:「國家法治該如何處理?」

政治處理貪汙前總統,不能強求現任總統違法

首先,扁家貪汙多案,部份定讞,部份到如今依舊審理無期,換言之,若依「法治國家」的處理,依法言法,陳水扁既能參與各種政治場合,從凱校募款到兒子競選站台,從每天勇哥物語開講到出席新書發表會,為何還堅持停審?讓扁案永無終結之日?陳水扁敢貪汙敢喊冤,却不敢上法庭,這叫國家法治如何處理?

第二,柯文哲認為,特赦陳水扁也不是無條件特赦,而是一個歷史事件的結束,對法律程序解決他不以為然,「政治事件不能用法律解決,政治問題政治解決」。這話說來渾然天成,但是,不論「歷史事件」或「政治事件」的處理,法治國家還是要依法而行,否則蔡英文總統有必要寧冒違憲爭議,搞出被駡翻天的不當黨產條例和促轉條例,清算國民黨及其附隨組織嗎?依赦免法,特赦陳水扁的前提就是扁案全部偵結,不論有罪沒罪,柯文哲要求對貪汙的前總統「法外開恩」,却強求現任總統違法,具有偏見的正義談何正義?不要談「法」,「理」字都站不住腳。

若要政治處理,全面執政的民進黨再打一架修掉赦免法相關規定,或者打一架不修法直接國會決議,總不能讓總統一人獨擔違法之責,這個責任執政團隊─包括行政院(法務部)和立法院(多數黨)得一起擔,萬一在野黨不服氣要聲請釋憲,連司法院都跑不掉。 (相關報導: 夏珍專欄:宋楚瑜開砲,馬英九躺著也中槍 更多文章

蔡英文的競選行程緊抓年輕選票。(柯承惠攝)
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蔡英文總統二0一六年就任時沒處理扁案,二0一九年又逢總統大選,更不可能處理。(柯承惠攝)

龜山─中監─保外就醫,全仗馬英九

第三,柯文哲以「對面威權國家都可以處理毛澤東」比喻,主張不管是三七開、六四開,給扁公平的歷史評價,錢該交代的,法律上該交代的處理掉。毛澤東的歷史評價那是得「蓋棺」才談得上「論定」,先不談毛澤東功過還在浮動中,隨著中國政治形勢變化,在歷史長河中,毛之過開更多的機率必然更大,陳水扁此刻不過抖著手,還在趴趴走,輪得到柯文哲感嘆三七開還是四六開嗎?就算五五開,陳水扁都要大呼晦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