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接案賺錢,先弄懂「接案履歷」和一般履歷差別!她:這樣做能讓潛在客戶自行找上門

接案履歷和一般工作求職履歷在許多地方上很相似,但也有不少另須注意的地方。(圖/Pexels)

要開始「獨立接案」究竟需要準備什麼呢?當然是開始著手撰寫「接案履歷」與「自我推薦信」啦!雖說面對「已經在網路上看過你的資料」或「透過介紹而自行上門」的顧客,接案履歷和自我推薦信似乎並不是絕對必要的,有時相談甚歡就隨性開心的簽約了。

但如果你和我剛起步時一樣,沒有現成的「顧客人脈資源」和「經營成熟的個人品牌/自媒體」的話,準備好一份完美凸顯自身優勢的「接案履歷」和「自我推薦信」,然後搜尋相關「外包工作/合作機會」積極應徵接洽是必須的。在還沒有人認識你的時候,當然要主動出擊囉!

「接案履歷」和「一般全職工作求職履歷」,在許多地方上都是很相似的,但因為「合作性質的不同」所以也有很多「相異之處」與「需要注意的地方」。

通常「接案履歷」寫法,需更關注在:(1)「降低案主擔心(減少不確定性/降低風險感)」與  (2)「解決案主痛點(服務與能力切中對方需求)」這兩個重點面向上!

畢竟資方在找「正職員工」和找「外包合作夥伴」時,所考量的點肯定不同。必需先「站在對方的立場想」,才會知道對方最需要的是什麼。

想像自己就是發案尋找Freelancer的案主,你會擔心的事情有哪些呢?

比如:「對方的服務內容與品質,能符合自己需要的標準嗎?」、「我們的理念是否契合呢?」、「能期待看到什麼樣的成果?」、「時程大概需要多久?對方是個守時守信的人嗎?」、「這樣的合作有保障嗎?」、「我們的溝通協調會不會有問題?」、「價格大概是多少」與「CP值高不高呢?」…等等。

撰寫「接案履歷」與「自我推薦信」時,把自己當作一位「體貼的朋友」與「對等的合作夥伴」,盡量去去照顧到那些「案主會最在意的面向」,就能大大提高合作成功的機率喔!

以下將分成2個部份,分別介紹「接案履歷」與「接案自我推薦信」的寫法和注意事項,給有興趣開啟「Soho自由工作者生涯」或「接案副業」的朋友們做參考。

「接案履歷」怎麼寫?

一、「接案履歷」與「一般上班族求職履歷」一樣的部份:基本注意事項!

(雖然這部分「要注意的基本事項」和「一般求職履歷」差不多,但還是提醒一下,以免有朋友沒有注意到喔!)

基本要素:以下這些都是「接案履歷」中建議要放入的「基本資訊」。

1.「學歷」

2.「經歷」

新鮮人沒有工作經驗可以用「社團、實習、打工、競賽」…等等「校園經歷」來代替「工作經歷」,或直接「不放經歷欄位」,用「作品、實績」來取代這個部份也是可以的。但建議盡量不要放了「經歷欄位」卻「空白不寫」,否則容易讓案主在瀏覽時產生疑慮或對你信心降低喔!

3.「聯絡方式」

聯絡方式「有放即可」,篇幅不用太大。畢竟對方要先對你產生欣賞,才會邀請你來面談,所以「接案履歷」的其他部份才是大重點!

4.「個人專業照」

台灣職場大多習慣會看,國外則不必,可因地制宜。

5.「作品/事蹟」(可放作品集連結或個人官網)

此項視個人專業類型需求 & 情況而定,並沒有絕對的必要喔!

基本錯誤

這是最基本的低級錯誤,寫完記得自己多看、多念,來回檢查幾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