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30日晚間決定,將中國引爆的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亦即全球公衛緊急事件,顯示疫情的威脅已超出中國,各成員國可以針對中國與其他疫區封鎖邊界、取消航班、篩檢旅客,並採取其他防護措施。。
剛從北京回來的世衛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日內瓦(Geneva)表示,目前疫情還在發展,需要做更多研究,特別是衛生系統脆弱的國家要加強疫情應對,這是發布「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的主要原因。
中國確診逼近萬例,死亡超出200例

截至31日,全中國31個省(區、市)累計確診病例9810例,死亡213例。確診病例約6成集中在重災區湖北,死亡病例更佔了204例。此外香港確診12例、澳門7例。
其他國家方面,台灣確診9例、泰國14例、日本13例、新加坡13例、南韓11例、澳洲9例、馬來西亞8例、美國6例、法國6例、越南5例、德國5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4例、加拿大3例、義大利2例、印度1例、菲律賓1例、柬埔寨1例、斯里蘭卡1例、尼泊爾1例、芬蘭1例。
對於WHO將武漢肺炎疫情列為PHEIC,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31日表示,中國政府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舉措,很多舉措遠超出《國際衛生條例》要求,中國完全有信心和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成員國必須迅速做出回應並負有法律責任」
根據2005年版的《國際衛生條例》(IHR),當源自一個WHO成員國的疾病產生國際傳播,構成對其他國家的公共衛生風險,以及需要立即採取協調一致的國際應對措施時,WHO總幹事即可宣布為PHEIC。成員國必須迅速做出回應並負有法律責任。
換言之,也就是說,PHEIC是WHO對流行病的一種較高層級的預警,意味著該事件「嚴重、突然、不同尋常、意料之外」,同時對公共衛生的影響「超出國界」,並可能需要立即採取國際行動。不過如果處理不當,PHEIC也有可能引發不必要的恐慌,造成疫區國家醫療物資與糧食的短缺,反而加重疫情。

WHO可以向成員國發出的PHEIC建議
如果WHO認定國際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正在發生」,WHO可以向成員國發出建議,其中包括: (相關報導: 武漢肺炎風暴》一位女社工的封城日記:在封鎖、巨變與對體制的絕望中,試圖重建日常 | 更多文章 )
──對疑似病例進行公共衛生觀察;──不准疑似病例或受染者入境;──拒絕未感染的人員進入受染地區;──對來自感染地區的人員進行出境檢查,和(或)限制出境;──審查載貨清單和航行路線;──處理行李、貨物、貨櫃、交通工具、物品、郵包,以消除感染或污染;──在監控的情況下查封和銷毀受感染、污染或者嫌疑的行李、貨物、集裝箱、交通工具、物品或郵包,以及不准這些物品離境和入境等。
發布這些建議時,WHO必須考慮成員國的意見,以及對國際交通和貿易的限制、對人員的侵擾不超過可適度保護健康的其他措施。成員國應當盡最大可能對WHO協調的應對活動予以支持,與此同時,WHO可以向成員國提供援助,其中包括評估國際危害的嚴重性和控制措施是否適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