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100位中國「抖音」國際版「TikTok」的用戶,近日在加州北區地方法庭,對TikTok公司及其母公司「字節跳動」等共四個相關實體提起有八項指控的集體訴訟。
這起集體訴訟的總代表是女大學生密斯蒂·洪(Misty Hong)。她在訴訟中指控TikTok把私人用戶數據傳輸到中國的伺服器,而該公司曾經保證不會這麼做。
從手機私密影片蒐集個資與生物特徵
密斯蒂·洪是北加州帕羅奧圖市的居民。她表示,她於2019年3月或4月下載了TikTok,但從未註冊帳號。幾個月後,她發現TikTok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幫她創立了一個帳戶,還自行製作了她的私人檔案,其中的個人識別資訊式從她手機裡的影片中搜集來的,她從未把上傳或發布這些影片。
加州執業律師王太和告訴美國之音,由於電腦、手機和網際網路已經完全佔據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空間,使用者幾乎所有的日常行為都會在網路上有所展現和儲存。
他說:「這個案例顯而易見,是消費者訊息被軟體公司擅自蒐集和利用,這當然是『商家搶客戶』的行為,侵犯客戶權益不言而喻;對此,美國向來非常重視;為了新增帳號的無底線手法太奇葩,在美國體制下是不能容忍的。」

抖音母公司市值逾2.3兆
訴訟文件披露,本次訴訟金額總值超過500萬美元(約台幣1.5億元);TikTok和「抖音」今年八月時在全球的每月活躍用戶共有6.25億人;單單是被告之一的「北京字節跳動」公司,目前市值大約就高達750億至780億美元(約台幣2.3兆至2.4兆元)之間。
經濟學家沈度對美國之音表示,和抖音如出一轍,TikTok傳播的也是網友或專業團隊製作的離奇、有創意的短影片;這是中國「段子文化」輸出海外,是「段子文化上了國際舞台」;事實上,這個現象可以說是「專制下產生的意外軟實力」,它像病毒一樣傳播,營造著「娛樂至死」的社會氛圍。
王太和說, TikTok能夠在一年多以前(2018年10月)異軍突起,成為美國被下載最多的APP,說明它的商業模式確實切中了美國市場的消費者需求。
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TikTok的全球下載量是蘋果應用程式商店之最,下載量超過一億,超過Youtube、臉書(Facebook)等業內巨擘的同期下載量;截至2018年,它使用75種語言在150多個市場中運營。
王太和律師指出:「對軟體公司而言,它們的市值估算主要就是下載量和在線活躍用戶數量;下載數量越多、註冊用戶越多,其商業估值就越高。所以,這些公司都會拼命推薦自己的軟體。」

輕鬆方式灌輸訊息 數據全被轉到中國
網路觀察人士佐拉對美國之音表示,TikTok用「逗樂子」手法闖入美國社會是有理論根據的,這就是「認知輕鬆度」;這種狀態下,使用者會毫不懷疑地接受所有被灌輸的內容,因為一切看起來都是舒服的、是對的;這會導致美國年輕人被洗腦,導緻美國傳統價值觀崩潰,讓下一代放鬆戒備甚至崇拜共產主義、崇拜威權主義。 (相關報導: 澳洲報告指控抖音、華為協助中共監控新疆維吾爾人 | 更多文章 )
訴訟還稱,中國科技巨頭百度的原始碼已嵌入TikTok裡,還有一家中國廣告服務商Igexin的代碼也嵌入其中。安全研究人員2017年發現,這些嵌入原始碼讓開發人員能在用戶的手機上安裝間諜軟體;此外,TikTok於2019年4月將用戶數據轉移到了中國的兩台伺服器上(bugly.qq.com和umeng.com),其中包括有關用戶使用裝置的資訊,還有用戶去過的所有網站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