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後,長照需求日趨殷切,為了降低家庭負擔,行政院院會日前通過《所得稅法》「長照特別扣除額」的修正案,針對目前使用長照服務之家庭,提供每年12萬元的特別扣除額,目前適用5%、12%所得稅稅率家庭,明年起可以省下6000元與1萬4000多元稅負。不過,這項減稅「德政」僅29萬戶受惠,相較於全台失能、需長照服務人口高達79.4萬人相比,差距頗為懸殊,尤其,這79.4萬人口當中,有高達30萬人係由家屬自行照顧,12萬元的特別扣除額的設計,到底照顧了誰?
台灣人口結構老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14%,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目前有79.4萬名民眾有長照服務需求;然而,台灣的長照服務,長期以來仰賴外籍看護提供24小時看護,21萬名外籍看護投入的結果,造成台灣長照服務價格嚴重的扭曲。在經濟上有能力負擔的家庭,選擇外籍看護或老人安養機構照護,而沒有能力負擔的民眾,只能靠配偶或子女提供照護。根據衛福部統計,即便「長照2.0」開辦近3年,台灣社會仍有30萬名失能人口,係由家屬自行照顧或委託本國籍看護進行照顧。
台灣人口結構老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14%,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目前有79.4萬名民眾有長照服務需求。示意圖。(資料照,取自ferobanjo@pixabay/CC0)
增訂排富條款,卻照顧不到「未達納稅門檻的人」
行政院在4月中正式通過《所得稅法》第17條修正草案,根據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當時說法,「長照特別扣除額」的制定,係為「落實公平正義、推動長期照護政策、減輕家庭照顧身心失能者負擔」,因此增列12萬元特別扣除額,但比照「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增訂所得稅率20%以上的排富條款。
為了反映台灣基層社會的照顧樣態,12萬元特別扣除額涵蓋「在家照顧者」與「機構照護」,不論是自行照護或聘僱外傭,不必收集單據,都可以享受12萬元的所得稅定額扣除。
根據財政部106年度課稅資料,全台綜所稅申報戶數660萬戶當中,適用5%稅率的戶數有202萬戶,適用12%稅率的家庭則有56萬戶,兩者合計占整體納稅申報戶數的4成。換言之,上述258萬戶家庭當中,家中人口若有衛福部認定之「失能者」,明年度5%稅率之民眾,將可省下6000元稅負;12%稅率之民眾,則可省下1萬4400元稅負。
家中人口若有衛福部認定之「失能者」,明年度5%稅率之民眾,將可省下6000元稅負;12%稅率之民眾,則可省下1萬4400元稅負。示意圖。(資料照,取自Parentingupstream@pixabay/CC0)
根據財政部估算,一般家庭要碰觸到「排富條款」其實並不容易,財政部長蘇建榮表示,如果是單薪民眾、家中有失能者,年所得須達182萬元才會達20%稅率的「排富」門檻;雙薪家庭的合併薪資,更要達232萬元才會碰到「排富」門檻。衛福部的估算,適用5%、12%稅率級距之家庭當中,家中有失能人口的戶數有29萬戶。
然而,29萬戶的受惠家庭,和衛福部認定為「失能者」、需要長照服務的79.4萬名長照人口,有很大的差距,為何會有這樣的落差?
換言之,「長照特別扣除額」的制定,其實只照顧到所得稅率5%與12%的民眾,對於年所得低於40萬8000元以下、未達綜所稅納稅門檻的400萬戶民眾來說,12萬元的「長照特別扣除額」的設計,並沒有辦法讓他們減輕負擔。
對於年所得低於40.8萬元以下、未達綜所稅納稅門檻的400萬戶民眾來說,12萬元的「長照特別扣除額」的設計,並沒有辦法讓他們減輕負擔。示意圖。(資料照,方炳超攝)
財政部曾研議提高特別扣除額 最終方案仍屈於選票壓力
《所得稅法》特別扣除額的設計,只能讓中產階級享受到節稅優惠,其實並不僅限於「長照特別扣除額」,12萬元「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也有同樣的問題。因此,早在去年度財政部研議提高幼兒與長照特別扣除額過程,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委員都曾經批評,長照與幼兒「特別扣除額」的設計是拿財稅工具,為社福政策「補破網」。
事實上,「長照特別扣除額」的芻議,去年以前早已在立法院財委會醞釀,包括社福立委吳玉琴也曾提案,增訂「社福外勞支出特別扣除額」,當時,前財政部長許虞哲面對朝野立委特別扣除額的「加碼」提案,特別強調財政部今年將檢討特別扣除額,並且在「排富條款」的設計上,與衛福部討論。當天與會的衛福部代表更是直言,「比較高的長照特別扣除額,對社區居家照護等長照2.0服務比較不利」,「反而是使用外勞的家庭受惠較多。」
然而,面對選票壓力,行政院端出的「長照特別扣除額」方案,最後仍然選擇讓自行照護、聘僱外傭或委託長照機構看護之家庭「一體適用」。12萬元的特別扣除額的設計,到底會不會導致「長照2.0」發展受到影響?
12萬元的特別扣除額的設計,到底會不會導致「長照2.0」發展受到影響?示意圖。(資料照,林韶安攝)
財政部次長吳自心表示,長照特別扣除額設計,係與衛福部「長照2.0」10年計畫整體考量,「衛福部是提供補助,財政部係提供租稅扣抵。」
12萬元不夠!藍委批:脫離民間實際需求的雲端方案
對於民進黨政府提出的12萬元特別扣除額方案,國民黨立委費鴻泰認為對長照需求家庭來說,根本不夠。
費鴻泰表示,外籍看護的看護費用加上就業安定基金,1個月要2萬6000元,本國籍看護1個月成本要6萬元,至於長照機構1個月的費用則在3、4萬元不等;但財政部在訂定12萬特別扣除額過程,卻參考衛福部長照2.0,失能等級達最嚴重的8級,每月自付額8900元,最後取整數每月1萬元,得到每年12萬元特別扣除額的答案。
對於民進黨政府提出的12萬元特別扣除額方案,國民黨立委費鴻泰(左)認為對長照需求家庭來說,根本不夠。(資料照,陳品佑攝)
費批評,長照需求家庭每月的照護費用不僅只是上述費用,若要照顧一個無行動能力老人,還必須在家中購買可以活動的床架、輔具,若是安裝鼻胃管病人,還得購買管灌食品;民進黨政府上台後所推動的「長照2.0」服務,目前的主力服務為居家服務,但對於24小時臥病在床老人,居服員一天只能訪視幾個小時,剩下的時間,家屬還是得聘請看護。
「一個外勞成本2萬6000元,你們8900元成本怎麼算的?衛福部現在才補助多少人?12萬元特別扣除額,根本是脫離民間實際需求的『雲端方案』」,費鴻泰批評。
衛福部:特別扣除額設計,可讓民眾來用長照2.0
對於在野黨批評,衛福部「長照2.0」服務與財政部12萬元「長照特別扣除額」,對長照需求者明顯不足,衛福部官員表示,衛福部在參與「長照特別扣除額」的討論過程,雖然曾經擔心「定額抵稅」的設計,讓聘僱外籍看護家庭享受相同的抵稅額度,恐不利於「長照2.0」的推動,但「長照2.0」開辦迄今,還有很多人不知道相關服務。
不過,衛福部官員認為,長照特別扣除額的設計,可能提供長照2.0一個「發酵作用」,讓原本沒有使用長照2.0的民眾進來使用,達到1+1>2的效果。衛福部官員表示,即便是家屬自行照顧或聘請外勞的家庭,長照2.0同時也提供家屬所需要的替代照顧服務,包括外勞的喘息服務,最近也已擴大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