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因應伊朗與美國劍拔弩張的敵對態勢,南韓國防部21日表示,正計劃派遣於東非海域執行作戰的「清海部隊」前往波斯灣的荷莫茲海峽,以保護進出口油輪、南韓公民安全等,但南韓強調此次行動為「單獨作戰」,不會參與美國領導的防禦聯盟,顯然不欲破壞與產油大國伊朗的關係。
伊朗特種部隊「聖城軍」司令蘇萊曼尼(Qasem Soleimani)1月3日遭到美軍攻擊喪命,波灣地區戰雲密佈。身為美國忠誠盟邦的南韓國防部表示,考慮當前中東局勢、韓國公民安全和船舶自由航行等因素,決定暫時將目前部署於亞丁灣的「清海部隊」(Cheonghae Unit)作戰範圍擴張至荷莫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荷莫茲海峽是全球原油的運輸要道,目前由伊朗軍隊控制。

南韓國防部已向美國國防部說明立場,美方也表示歡迎。但南韓方面強調,清海部隊將單獨執行作戰,不參與美國領導的國際海事安全聯盟(IMSC),即荷莫茲海峽護航聯盟,變相與美國稍微劃清界線,以免觸怒伊朗當局。
專打海盜的「清海部隊」
清海部隊主要參與多國海軍組成的「聯合特遣部隊151」(Combined Task Force 151),負責協助防範亞丁灣與索馬利亞海盜襲劫商船。根據2018年南韓國防白皮書,該部隊配有302人以上兵力,擁有4500公噸的驅逐艦、一台山貓艦載反潛直升機(Lynx anti-submarine helicopter)以及三艘快艇。
2011年,該部隊執行「亞丁灣黎明行動」(Operation Dawn of Gulf of Aden)時擊斃了8名索馬利亞海盜,成功救出被挾持的南韓化學品貨輪「三湖珍寶號」(Samho Jewelry)。此外,該部隊也曾負責從葉門、利比亞等戰爭區域疏散國民。

韓美關係尷尬 派兵減輕軍費負擔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對伊朗始終態度強硬,伊朗也屢次在波灣海域與美國盟國的船艦發生衝突,2019年還數次扣押英國、伊拉克等油輪。而蘇萊曼尼斃命後,伊朗革命衛隊(IRGC)指揮官還放話,「所有途經荷莫茲海峽、阿曼灣、波斯灣的美國船隻,都在我們的射程範圍」。美國因此要求盟友加緊協防波灣。
然而,南韓近日與美國亦處於尷尬關係,去年9月開始談判的《美韓防衛費用分攤特別協定》(SMA),美方要求南韓分擔的費用暴漲5倍,從9.23億美元一口氣上升至50億美元(約台幣1524億元),美國在去年底讓步稱,只要南韓願意派兵荷莫茲海峽、向美國購買武器等「同盟貢獻」作為替代方案,防衛費用則僅上漲數億元。
路透(Reuters)也報導,青瓦台6日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討論是否出兵,但激起國內反彈,最後決定派出鄰近阿拉伯半島的清海部隊,就不須國會再次表決授權。南韓外交部也透過外交管道向伊朗通報此決定。

韓伊貿易往來密切 直到美方啟動制裁
南韓與伊朗關係堪稱密切,2016年南韓總統朴槿惠曾對伊朗進行為期3天的國是訪問,雙方簽署多項經貿協定與諒解備忘錄;伊朗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也力挺南韓,公開反對北韓發展核武。
南韓是全球第五大石油進口國,同時是伊朗凝析油(condensate)的最大買主,但在2019年5月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恢復對伊朗制裁後,南韓轉而向沙烏地阿拉伯增單,沙烏地已成為南韓最大的原油供應來源國。 (相關報導: 不派兵得罪美國,派兵等於跟伊朗為敵!要不要挺川普出兵中東,青瓦台好苦惱 | 更多文章 )
南韓目前約有70%以上石油須從中東進口,波斯灣每年約有900艘船隻駛往南韓,該地區若掀起戰爭,南韓經濟恐怕也難逃一劫。此外,中東地區約有2800名以上的南韓僑民:包括伊拉克1600多人、伊朗290多人,以色列700多人、真主黨根據地黎巴嫩則有15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