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油變身CP值破錶神物「家事皂」!一個小工站的惜物經:如果用一些巧思,我們可以不要有那麼多的浪費

以廢油製成的「家事皂」一塊50元,雖然不會拿來洗身體,但洗衣服、洗碗盤、洗鞋的皂卻是再適合不過,可以洗上足足半年,再油膩的鍋碗瓢盆佐上海綿刷洗就能清爽潔淨,廢油經過巧思也能變身神物!(謝孟穎攝)

那些被遺棄的,有多少是還能用的?每逢周末,台北的市集便會不定期現身「漂泊工站」,賣的看似是市集常見手工皂,其中專門拿來洗碗盤、洗衣服、洗鞋清潔力極強的「家事皂」卻是利用要倒掉的食用油製成,一塊塊漆色精緻、可以懷舊地用粉筆書寫的「黑板」則是由舊窗框製成──這些本來要丟掉的東西,在漂泊工站都重獲新生成為精緻文創品,專案經理范軒昂說:「如果用一些巧思,我們可以不要有那麼多的浪費。」

一塊50元佛心價!超省水「家事皂」讓洗碗洗衣心情都輕盈:每次刊出來,都會有人留言說「好用」還轉分享

「漂泊工站」成立於2015年,以街友工作的「中繼站」為主要任務,曾經被職場、被社會拒絕而漂泊於街頭的中老年人,都有機會在這裡得到重生。有些人曾經做過保全、清潔總是不到一個月就被辭退,有些人拚命想找工作卻因為年紀大、在街頭的睡眠問題再三碰壁,但來到漂泊工站,他們可以是職人、是師傅、是市集銷售神手;說起大哥們的銷售功力連范軒昂都自嘆不如,他們那老師傅的形象,只要一句「好用」就足以讓客人買單。

說起社福團體的商品,社會大眾或許會以為是賣愛心的,然而這些公益品實際上暗藏許多沒有打廣告的好東西,漂泊工站亦如是。這裡賣的第一主打商品是手工皂,可以洗頭的何首烏皂、有天然顆粒去角質的紅豆米糠皂、滋養柔潤的南瓜牛奶皂等皆是以上等油脂製成,跟市售手工皂相比是佛心的100元出頭。

(漂泊工站提供)
可以洗頭的何首烏皂、有天然顆粒去角質的紅豆米糠皂、滋養柔潤的南瓜牛奶皂等皆是以上等油脂製成,跟市售手工皂相比是佛心的100元出頭。(漂泊工站提供)

這些皂的好,一用過就回不去。一位變成常客的清潔大姐便告訴工站:「她覺得平常洗身體都癢癢的,但她後來買了南瓜牛奶,她覺得洗完以後皮膚發癢的狀況消失了!」也有些人反應用沐浴乳肥皂會過敏發癢,用了手工皂以後就大幅舒緩,也有人原本換了手工皂以後覺得浴室變得清爽無比,瓶瓶罐罐們都消失了、只要放個皂台,減法生活讓人的心靈也輕盈起來。

更特別的或許是以廢油製成的「家事皂」──這些廢油不會被拿來做成洗身體的皂,但做成洗衣服、洗碗盤、洗鞋的皂卻是再適合不過,一大塊皂只要50元、可以洗上足足半年,再油膩的鍋碗瓢盆佐上海綿刷洗就能清爽潔淨,用皂洗碗也不會產生像洗碗精那樣巨量惱人的泡沫,一沖就淨。范軒昂說,家事皂是他覺得最有趣的商品,每當臉書粉絲專頁刊出家事皂,下面總會有人留言、說好用、還幫忙轉分享。

充滿濃濃懷舊風味的手作黑板,也是以舊物改造的──這些實木窗框可能來自被拆掉的房子、回收場、過年打掃除時節的路邊,雖然已經不符合當代氣密窗需求,經過打磨拋光、再上漆也能變成實用的物品,在復古風潮吹起的當今,擺一塊在家裡,就好像搭上時光機回到童年。 (相關報導: 一塊手工皂還藏著這些故事!喜憨兒與地方小農的用心,台大生說給你聽 更多文章

(漂泊工站提供)
這些實木窗框可能來自被拆掉的房子、回收場、過年打掃除時節的路邊,雖然已經不符合當代氣密窗需求,經過打磨拋光、再上漆也能變成實用的物品(漂泊工站提供)

中高齡工作者的重生路:即便手抖,變換工作方法也能做出神皂

說起為何在家事皂、手作黑板這兩項商品特別用到「舊物」,范軒昂是這麼看的:「一方面來到工站的人,在社會上也被定位為『舊人』,他們85%都是中高齡者,雖然有滿強烈的工作意願,可能年齡高在外面難找到工作、能做的工作在整體勞動條件也是體力型勞動,他們年紀大、身心比較無法負荷,所以我們把這邊定位為中繼站,可以調整生活作息、身心上可以輕鬆一點……之前也有個洗腎的朋友來這邊,他來可能先休息一下再工作,比較彈性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