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登山步道推薦/此生必訪的國家級步道!霞喀羅古道3大絕美景點一次全公開

不知道新竹哪裡好玩?不妨到霞喀羅古道走一走,欣賞國家級秘境的美好!(圖/Tripbaa趣吧!自由行專家提供)

今年不能去日本賞楓歹就捕,台灣也有超多地方能夠看楓葉。小編今天想要分享北部知名賞楓景點—霞喀羅古道給你!霞喀羅國家步道好走嗎?古道附近還有什麼景點可以去呢?讓小編用這篇文章,把泰雅族知名古道—霞喀羅古道的大小事都報你知!

新竹霞喀羅古道簡介

新竹霞喀羅古道、賞楓、楓葉、楓紅、青楓、楓香、馬鞍駐在所、白石駐在所(圖/洪煜勛攝)
新竹霞喀羅古道楓葉。(圖/洪煜勛攝)

霞喀羅古道全線22公里,雖說步道中多數路段為平緩路線,但是長距離與部分路段需拉繩攀登,整體來說非常消耗時間也頗消磨體力。多數人會選擇從A點進B點出,來避免來回折返需44公里這樣超驚人的距離。霞喀羅古道的兩個步道口為:養老端、清泉石鹿端,來玩兩天一夜的朋友可以再順道造訪更多五峰鄉和尖石鄉的景點喔!

新竹霞喀羅古道步道介紹

新竹霞喀羅古道生態

霞喀羅古道是一條充滿歷史文化印記,與林相生態風采的一條國家級步道。霞喀羅步道跨越新竹的五峰鄉與尖石鄉,海拔高度剛好穿越動植物生態最豐富的中海拔地帶。沿途柳杉、楓香、杉木、殼斗科植物皆有,在霞喀羅古道能春天賞櫻、夏沐山林、秋觀楓紅、冬泡暖湯,一年四季皆能有不同的體驗。

新竹霞喀羅古道歷史

這條互通有無的原住民獵徑,在日治時期成為「理蕃道路」。這條常常傳出英勇抗日事蹟的霞喀羅古道,在日治時期有全台最密集的日據警備道駐在所,當時霞喀羅一代的原住民又被日人稱為「兇蕃」,可見日本人對這一代原住民懼怕的程度相當的高。

一路從泰雅族人通婚、打獵、遷徙的聯絡道,日治時期的警備道到被開發為林務局的第一條國家級步道,這條道路都在用它的歷史遺址與意義穿越時空的與我們對話。

為什麼要叫”霞喀羅”古道

霞喀羅古道命名#1

霞喀羅之意

泰雅族為全台原住民分布最廣的一族,從南投、苗栗、新竹皆有泰雅族部落。在250年前有一隻泰雅族人從尖石鄉遷入這個山間谷地,霞喀羅(Syakaro),在泰雅族語裡是「烏心石」的意思,因為附近的頭前溪上游盛產「烏心石」這個堅硬、木質深黑的大樹,故以大樹之名來命名部落。

霞喀羅古道命名#2

養老之意

養老段步道的命名由來,與年老想好好休養意思並不一樣。養老(Yoro)在泰雅族語裡是”穀倉下的防鼠板”之意。烏心石堅硬的材質被族人劈下來作為墊高穀倉基柱的材料,這個小突起讓老鼠難以行走,這個小機關也讓霞喀羅一代的傳統穀倉樣貌非常富有特色。

新竹霞喀羅古道亮點推薦

新竹霞喀羅古道亮點#1

霞喀羅古道楓紅

(圖/Tripbaa趣吧!自由行專家提供)
(圖/Tripbaa趣吧!自由行專家提供)

霞喀羅古道又被稱作霞喀羅國家步道,這個全台第一條國家級的山野路徑在每年秋季時吸引了許多登山客前往。入秋後楓葉由橙色漸變成豔紅,路面上枯褐的落葉,給人秋意濃濃、”楓”情萬種的絕美視覺饗宴。

看到這裡的你想到”秋天”會連結到哪些顏色?如果每天的生活沒有變化那一年四季就是穿薄與穿暖的差別,但如果我們在這些平凡的日常用旅行點綴,那就能讓生活有夏天的大地綠、春天的櫻花粉、冬天的山頭白、秋天的琥珀橙,這個秋天就讓自己在霞喀羅古道上好好感受”涼””橙”美景。 (相關報導: 新竹人最不想告訴你的美食清單!10家私房好店,銅板價就能買到好滋味 更多文章

新竹霞喀羅古道亮點#2

日據時期駐在所

在霞喀羅古道上共計有18個駐在所,有的已經不見痕跡、有的倒塌、有的荒廢,站在這些廢墟前,似乎能想像日治時期給原住民畫的隘線、治理原住民的大砲彈藥穿越竹林的畫面。碉堡、土牆、紀念碑,都安靜地訴說這那一段可歌可泣的殖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