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環保意識抬頭、天然氣需求谷底回溫,加上美國總統大選變數,促使近期資金轉向水電瓦斯等公用事業族群,帶動公用事業類股近兩周來大漲6.14%,居各產業之冠。法人指出,公用事業類股今年來走勢疲弱,但在資金回補下,預期有機會走出整理格局。
今年來全球資金大舉流向科技類股,受到資金排擠效應影響,MSCI世界公用事業指數累計下跌2.73%。不過,近期情勢扭轉,近2周來大漲逾6%,漲幅居各主要產業指數之冠。

資金從傳統能源,轉向潔淨、再生能源產業
第一金全球水電瓦斯及基礎建設收益基金經理人葉菀婷指出,公用事業類股近期大漲主要反映3大因素:一是環保意識抬頭,企業、投資人更加重視ESG(環境、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因此資金從傳統能源,轉向潔淨、再生能源產業。
二是亞洲各國率先脫離疫情低潮,特別是中國、日本、台灣、南韓等東北亞國家,經濟動能重啟,同時,時序又進入冬季,9月液態天然氣進口量月增1.5%,為2017年來首次正成長。彭博(Bloomberg)研究,未來6個月需求年增率上看4.5%,並拉動價格走高。
明後兩年每股盈餘重回成長軌道
三是拜登(Joe Biden)民調支持率保持領先,由於其政策主張對科技大咖調高企業稅、積極處理科技巨頭過大的問題,及發展基礎建設、潔淨能源等,讓投資人開始布局相關受惠題材股。其中,水電瓦斯等公用事業,今年來股價落後表現,吸引不少資金青睞。 (相關報導: 台日聯手 永豐力挺辰亞百億綠能聯貸 | 更多文章 )
葉菀婷分析,全球公用事業今年每股盈餘預期,僅較去年下滑2.87%,但明後兩年即可重回成長軌道,年增率都有5%以上。而目前本益比只有18.1倍,低於近2年、近5年的18.3倍、19.2倍,投資價值浮現,值得以中長期為目標的投資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