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青年部轉型「青年智庫」 首波6議題盼接觸NGO、合作青年軍公教

國民黨將推動青年部轉型「青年智庫」,首波將以6項議題,舉行「青年作伙」系列活動。圖為國民黨主席江啟臣青年節時,和國民黨青年團合影。(取自國民黨青年團)

為爭取20至39歲的「議題選民」認同,本月初上任的國民黨新任青年部主任陳冠安,將推動青年部轉型「青年智庫」,以動物權、居住正義、勞權、環權、年輕軍公教、司改6項為首波議題,舉行「青年作伙」系列活動,盼廣泛跟NGO、議題倡議者、學者專家聯繫。

在推動轉型智庫的同時,青年部希望串連各縣市的國民黨青年幕僚,在黨主席江啟臣上任後,今年7月、時隔20年重辦的「革命實踐講習班」,也盼成為青年人才庫,廣泛參與黨內實習、或引荐藍營執政縣市政府與議會。

30歲的陳冠安畢業於台大政治所,曾在馬辦、郝辦、國民黨智庫任職。接受《風傳媒》採訪時提到,國民黨的青年部門,分為青年部(組發會底下)、青年團(革實院底下),以及各區、縣市的青工會(青工總會),其中青年團為在學青年、青工會以社會青年為主。但這3單位除了青年團以外,過去多以組織工作為主,對議題著墨較少。

另外,雖然國民黨智庫也研究青年政策,但過去偏向研究青創、租屋等獎勵補貼,對青年關心議題較少觸及,因此希望在人權、勞權、環權、居住正義等內容,由青年部轉型青年智庫補足,前述3個青年單位接下來也會召開聯席會議,盼減少各行其事、衝突競爭的情況,並尊重青工總會的自治權。

劃分3類選民 國民黨盼透過「議題選民」進行連結

陳冠安以之前在智庫的工作經驗解釋,選民可略分3類:20-39歲、尤其是未婚者,主要是「議題選民」;40-59歲是「經濟選民」,重視經濟發展;60歲以上為「意識形態選民」,且與一般人想像不同的是,60歲以上的選民,其實藍綠支持者比率差不多,沒有特別親藍。因此,對於20至39歲的選民,希望透過議題,連結黨和青年,讓這3者形成協同關係。

韓國瑜在台中造勢即便天氣寒冷、下大雨、場地泥濘,韓粉仍堅定挺韓。(盧逸峰攝)
一般認為國民黨在青年支持度上較低。(資料照,盧逸峰攝)

在族群上,陳冠安也舉例,外界以往認為軍公教偏藍,但近年來也因世代差異,年輕軍公教未必偏藍,現在許多年輕警消成立民間協會、盼推動能組工會,青年部也規劃多接觸年輕軍公教,屆以爭取支持。

NGO綠營一手掌握?陳冠安:國民黨應以「作為在野黨」心態互動

但對國民黨而言,接觸NGO人士,的確是需要新踏出的一步。陳指出,國民黨傳統思維會認為,許多NGO都親綠居多,但其實各個NGO的核心,還是關注他們主推的議題、本質上超越藍綠。過去綠在野時與NGO合作較多,但不過這5年來民進黨執政後,不少NGO在議題曝光反而變得困難。

陳冠安認為,國民黨應爭取這些NGO的信任與合作、踏出這一步,應以「作為在野黨」的心態互動,共同給執政者壓力,即便執政黨最終採取的不是國民黨版法案,但政府若能因為民意提倡,藉此關注相關議題,推出自己的版本,也能達到目的。 (相關報導: 看上地點全見光死!江啟臣「搬」意甚堅  國民黨中央黨部將搬進智庫 更多文章

20200104-國民黨媒體中心召開「青年憂反滲透法羅織罪名搞東廠」記者會,圖為國政基金會助理研究員陳冠安(蔡親傑攝)
國民黨青年部主任陳冠安將推動青年部轉型「青年智庫」。(資料照,蔡親傑攝)

陳冠安指,青年部首波要推的「青年作伙計畫」就包含青年智庫等活動,將舉辦議題沙龍、研討會、記者會,吸引青年參與,「形式都差不多,但在宣傳和議題選擇上會有差異」,更重要的是,希望能組織分散在各地的國民黨幕僚,包含立院、地方議會,匯聚大家意見,這也是達到充實青年智庫概念的一環,也為有意從事政治工作的年輕人開啟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