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駕駛學校沒有駕訓場地,從第一堂課開始、所有的駕駛訓練就是在實際的道路上進行。學生在駕訓教練陪同與指導下開遍大街小巷,在路邊練習停車,甚至是開上部分路段無速限的高速公路。
台灣在2017年5月納入路考後,各駕訓業者均增加了道路練習時間,但在成本考量與時數限制下,大多照著事先公布的路考路線一遍又一遍地開。為什麼德國能做到全馬路駕駛訓練?德國的教練是如何養成的?駕駛教練的素質是否是形成台德兩地駕駛教育落差的原因之一?
生死交關的經驗
Sven Müller仍清晰記得19年前的那一幕:他24歲,是個初出茅廬的實習駕訓教練,與學生開在主線道上,正在穿越路口;右方的支縣道上有台大卡車正等待Sven的車子通過。
一台腳踏車忽然從卡車右側竄了出來,眼看就要與他們的駕訓車對撞,Sven狠狠地踩下了煞車,車子嘎然停在路口中央,但事情卻還沒結束:卡車駕駛沒注意到駕訓車停在自己車前,毫無防備的踩下油門,直直地從Sven坐的副駕側撞了下去。
駕訓車車門幾乎被撞爛了,但Sven很幸運的沒有大礙。他甚至沒有怨言:當他回到事發現場,坐上了大卡車的駕駛座,發現駕訓車的位置是個完全的視野盲點——他明白,即使是他來開那台卡車,也無法預防意外發生。「那是我教練生涯中最驚險的時刻。」Sven回憶。
那場意外並沒有阻擋Sven的駕訓之路。在往後的19年中,車禍仍時有發生——約7-8次,但沒有一次是他或學生的責任,都是其他車的過失而撞上他們。當年的菜鳥老師,現正以德國知名駕駛教練、Youtube頻道Die InternetFahrschule創辦人的身份而活躍著。
整個城市就是我的駕訓場
在德國,駕駛學校沒有駕訓場地,從第一堂課開始、所有的駕駛訓練就是在實際的道路上進行。學生在駕訓教練陪同與指導下開遍大街小巷,在路邊練習停車,甚至是開上部分路段無速限的高速公路。
德國的駕駛訓練,也不像台灣有固定的時數——照法規是場內20堂、路上12堂(實務上僅上共21-25堂)。除了12小時特殊駕駛的硬性規定,學員是否能夠參加考試、抑或需要更多的練習,全取決於教練的專業評估。學生平均都得花上2000歐元(約新台幣6.9萬元)學費,才能取得駕照。
台灣在2017年5月納入路考後,各駕訓業者均增加了道路練習時間,但在成本考量與時數限制下,大多照著事先公布的路考路線一遍又一遍地開。為什麼德國能做到全馬路駕駛訓練?德國的教練是如何養成的?駕駛教練的素質是否是形成台德兩地駕駛教育落差的原因之一?
德國駕訓教練的考照之路
Sven指出,在德國,若想成為駕駛教練,以普通小客車(Klasse BE)為例,必須經過整整一年的訓練,並先後通過「駕駛技術測驗」、「專業知識筆試及口試」,以及「學科與術科試教」等三階段的考驗。 (相關報導: 跟強大的鄰國統一,真的能發大財嗎?80年前「德奧一家親」卻成奧地利人不堪回首的悲劇 | 更多文章 )

第一個月,參訓者在駕訓學校與駕駛教練訓練中心接受各兩週的入門課程,並爲月底的駕駛技術測驗做準備。通過考驗後,則是長達七個月的全天候的理論與訓練課程。在課程的尾聲,學員必須通過專業知識筆試及口試,才能獲得資格證——而這還不是正式教師。接下來,還要在駕訓學校進行為期四個月的實習與實際教學,通過學科與術科的試教後,才能獲得正式的駕駛教練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