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疫情下的女性困境:比男性更容易丟掉工作,失業率、自殺率、家暴諮詢件數均不斷攀升

日本新冠疫情不斷惡化,女性失業率、自殺率大增,甚至引發不少家暴問題。(美聯社)

日本受新冠疫情不斷惡化影響,失業率、自殺率持續攀升,尤其以從事餐飲業、飯店業的女性兼職工作者受到的衝擊最大,許多女性甚至因失業而被迫走上街頭露宿生活。除經濟上的打擊外,長期的防疫生活也讓民眾育兒、照護、家務的負擔變重,進而導致家暴問題諮詢案例增多。

非正式僱用人數連續9個月減少  

據總務省去年11月公布的勞動力調查顯示,學生從事工讀及家庭主婦打零工的非正式僱用人數,自2020年3月以來已連續9個月減少,總人數下降至2124萬人左右。且從去年1月截至調查結束為止,女性非正式僱用(包括打工、約聘人員、派遣職員等形式)人數減少約535萬人,為男性的2倍,可以明顯看到疫情對女性兼職工作者的衝擊。

厚生勞動省近日公布的統計也有類似傾向,調查指出,截至8日為止,因疫情遭公司解僱或停止契約的勞工人數累積達8萬人(包括預定被解僱或停止契約的人數),其中有約半數為兼職工作者,影響產業多半是女性職員較多的餐飲及飯店業。

育兒、照護負擔加重 家暴問題諮詢案例增多

持續升溫的疫情對女性單親家庭影響甚大,不少支援團體都接到單親媽媽的求助,表示自己因失業沒有錢生活,只能叫小孩每天吃2餐,有些媽媽甚至沒錢買米,連飯都吃不起。不僅如此,受政府相繼擴大「緊急事態宣言」適用範圍,要求民眾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導致家務、育兒及照護負擔加重影響,家暴案件出現成長情形。據內閣府調查顯示,2020年4月至11月的家暴諮詢件數,每月各比2019年的數據多出1.3至1.6倍。

女性的自殺率也出現上升情形,據警察廳、厚勞省等相關單位統計,2020年1月至11月的女性自殺人數約為6384人,較2019年同期多出700多人。其中10月數據較2019年同月多出800多人,40多歲女性以147人居首位,原因及動機多為為健康及家庭問題。

專門研究公共政策及自殺問題的早稻田大學副教授上田路子表示,從政府的各項統計可以看出,新冠疫情確實對女性經濟問題帶來一定打擊,導致年輕女性的自殺率攀升。並推測若疫情進入長期抗戰,情況將更惡化,呼籲政府盡快掌握女性目前所面臨的經濟困境,提出具體支援政策維持女性生活的基本水平。

除自殺、失業、流落街頭等問題外,不少家庭也因長時間的防疫生活,造成家務、照護負擔加重,進而引發家暴問題。《產經新聞》稱,一名住在西日本地區的40多歲女性表示,她在結婚後辭去工作,專心在家處理家務和帶小孩,但老公因情緒起伏較激烈,常常會因爲一點小事就不開心,有時甚至還會破壞家中物品,或對她暴力相向。

為了避免有發展性障礙的孩子淪為丈夫出氣的對象,這名女性每天都過著唯唯諾諾的生活,直到某天丈夫變本加厲暴力行為,一口咬定她對自己「回嘴」,這名女性在無可奈何之下,才向警方求助,而後帶著2名小孩暫時搬至娘家避難。 (相關報導: 疫情衝擊東京奧運》紐約時報稱可能被迫取消 日本政府重申做好防疫辦到底 更多文章

令人痛心的是,這名女性的父母在得知女兒的遭遇後,不但沒有關懷她的情況,還表示「媽媽養小孩是天經地義的事」,本該是「一家人」的女性和父母,不但連吃飯、洗衣服都分開,爸媽甚至還要求女兒付房租。這名女性本來想重回職場工作,但因小孩平常會去的治療與教育設施沒有固定時段,加上能委託機構照顧的時間也很短,在原本就很難找到工作的情況下,疫情的逐漸升溫對這名女性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