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托育補助8月上路,爸媽能領多少錢?申請條件一次告訴你

為解決超低生育率帶來的少子女化危機,行政院端出「準公共化托育補助」,育兒津貼和托育補助新制將於8月上路。(資料照,蘇仲泓攝)

眼看托育新政8月就要上路,許多家長、保母仍是滿肚子問號,搞不清怎麼申請,也不知道下個月該繳多少錢、能領到多少錢,對於常見疑問與情境,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祝健芳一次解答。

為解決超低生育率帶來的少子女化危機,行政院端出「準公共化托育補助」,適用於家有0到2歲幼兒的家庭,不僅全國一口價、定額補助,同時訂有排富條款,減輕一般家庭及弱勢家庭的育兒負擔。

育兒津貼、托育補助 只能擇一申請

很多人可能弄不明白,舊制(7/31前)、新制(8/1後)到底哪裡不一樣,在搞懂制度之前,家長們必須先瞭解,不論是哪種制度都只有2種補助,只能擇一申請。其中一種叫作「育兒津貼」,由家長戶籍地的地方政府支付;另一種叫作「托育補助」,由送托單位的地方政府支付。

首先,目前實施的「舊制」育兒津貼,申請的家庭必須同時符合3項條件,包括:家庭綜所稅率20%以下、父母一方未就業、目前沒有領取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每個寶寶每月新台幣2500元。

至於「舊制」托育補助,申請的家庭需同時符合家庭綜所稅率20%以下、目前沒有領取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等2項條件,根據照顧者身分不同,每月可領2000至3000元,若是交給受訓126小時的親屬保母(例如爺奶)照顧可領2000元,其餘有證照的一律領3000元。

想領新制津貼或補助 需滿足這些條件……

今年8月將上路的「新制」育兒津貼,凡是綜所稅率20%以下、目前沒有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的家庭,不論父母有沒有就業,每個月都可以領2500元。

若想領「新制」的托育補助,只要將0到2歲幼童交給和政府簽約的托育單位或保母照顧,每個寶寶、每月有6000元補助,中低收入戶家庭8000元,低收入戶家庭1萬元;符合條件的家庭,凡是第三胎以上的寶寶,每人每月可多領1000元。

爸媽下個月能領多少錢?有4種可能

●新制再過3天就要上路,爸媽們最大的疑問就是「下個月到底能領到多少錢」,有4種可能情境,提供給民眾參考。

第一種情境:原本的托育單位(托育機構或保母)決定和政府簽約,成為準公共化托育單位。

這是最簡單的情形,寶寶如果送到簽約的托育機構,機構會代辦所有事情,父母什麼都不用做,9月初就能領到8月份的6000元;寶寶如果交給保母照顧,家長可詢問保母隸屬哪一個居家托育服務中心,並到該中心辦理申請手續,只要完成註記,同樣能領到6000元。

第二種情境:由於托育新制給予2個月緩衝考慮期,因此托育單位直到截止日期9月30日,才決定和政府簽約。

在這種情況下,家長9月初暫時不會領到8月份的補助款,如果托育單位在9月30日以前決定簽約,家長9月底、10月初就會一併領到8、9月份的「托育補助」共1萬2000元。

第三種情境:托育單位直到9月30日為止,依然決定不和政府簽約。 (相關報導: 托育補助每月6000元 6都以外縣市8月上路 更多文章

這種情境下,家長9月初同樣暫時不會領到8月份的補助款,一旦過了9月30日,家長就視同自行照顧孩子,系統將自動轉回「育兒津貼」體系每月2500元,9月底、10月初的時候就能領到8、9月份的育兒津貼共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