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長壽觀點:數位時代大躍進?數位人民幣無法解決美元霸權問題

中國央行推行的數位貨幣,重新燃起了世界對人民幣國際化的興趣,但由於北京當局擔心失去對金融體系的控制,人民幣國際化的腳步又陷入停滯。(資料照,美聯社)

雖然北京當局已經允許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幅升值,但這並不等同讓市場決定匯率。根據IMF資料,人民幣只占全球外匯儲備資產的2%,要取代美元成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似乎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中國央行推行的數位貨幣,重新燃起了世界對人民幣國際化的興趣,但由於北京當局擔心失去對金融體系的控制,人民幣國際化的腳步又陷入停滯。在中國前領導人胡錦濤第二任期末,一些分析人士預測,中國將最早於2020年允許人民幣自由浮動,並完全開放資本帳,現在看來宛如上輩子的事。

事後看來,那些預測過於樂觀。雖然北京當局已經允許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幅升值,但這並不等同讓市場決定匯率。與此同時,資本管制反而比過去更加嚴格。這些管制限制了中國人的投資選項、助長了房地產泡沫化、阻礙中國穩定資本市場的發展。

人民幣短期無法超越英鎊與日圓

這也難怪,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資料,人民幣只占全球外匯儲備資產的2%,位於英鎊(5%)、日圓(6%)、歐元(21%)和美元(61%)之後。這顯示了人民幣要取代美元成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還早得很。人民幣短期內甚至無法超越英鎊和日圓。

然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並不這麼認為。總部位於紐約的投資銀行在9月的一份報告中指出,隨著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加強跨境資本市場整合,中國的跨境交易更大量使用人民幣,人民幣可能在10年內成為世界第三大儲備貨幣。

美元、人民幣、匯率。(美聯社)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總部位於紐約的投資銀行在9月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人民幣可能在10年內成為世界第三大儲備貨幣。(資料照,美聯社)

照這樣的趨勢,摩根士丹利預計,全球各國央行的外匯儲備將需要持有更多人民幣。截至2019年年底,有70家央行的外匯儲備了人民幣,前一年同期只有60家。

不過,摩根士丹利在報告中也承認,有幾個變數會阻礙這股人民幣國際化的新浪潮,像是中國金融市場對外國投資開放的速度可能不如預期,或是與美國之間的關係可能更緊張。

俄增持人民幣,欲擺脫對美元依賴

目前為止,全球主要已開發經濟體中,沒有一個急著用人民幣填補外匯儲備。人民幣在儲備貨幣中占比提高,主要是因為俄羅斯。為了努力擺脫對美元的依賴,俄羅斯在2018年增持的人民幣總量約占全球人民幣儲備的四分之一,相當於440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指出,「目前尚不清楚其他國家在多大程度上會跟進,而且如果中國未能及時更廣泛地開放經濟,可能就更不樂觀。」

北京與莫斯科確實一直處於獨特的地位:它們在設法克服華府壓制國際金融體系時,有相同利益。由於擔心美國的制裁,他們的合作更多是出於市場考量。自從俄羅斯於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Crimea)之後,一直受到美國制裁。中國則擔心萬一美國限制自己,就無法使用美元結算和SWIFT國際支付系統。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6月,一場中國媒體《財新網》舉辦的論壇上表示,「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在許多俄羅斯企業和金融機構身上。我們必須盡早做好準備——真正的準備,而不僅僅是心理上的準備。」 (相關報導: 300字讀電子報》波音:未來10年,全球客機需求減少2000架 更多文章

北京還擔心美國聯準會(Fed)會無限量化寬鬆,美元貶值可能會傷害到中國持有的大量美國國債和美元計價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