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兆希觀點:郭台銘參選是天降成吉思汗或是血汗老董?

2019年4月17日,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宣布投入2020年總統大選,與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合影(AP)

郭董的參選絕對是台灣驚天動地的大事,也是創下世界首富參選總統的首例,對政治沒有興趣的朋友也許會認為這不過就又是一個追逐權力的政客罷了,有何好大驚小怪?但是如果細想郭董與過去總統的差異,你會想像到台灣的未來絕對會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絕不再是被動接受大國擺佈,也不會再停留在鴕鳥般的不統不獨與維持現狀,更不會如老年癡呆症者不斷說要拚經濟的囈語。還是你覺得台灣還是會繼續這20年的鬼混任何人都改變不了?

光從郭董參選的起手式,都可以感受到與過去政治人物的巨大差異,對台灣來說,這會不會是準備脫胎換骨的轉捩點呢?台灣未來要上天堂還是下地獄?筆者以一位過去對郭董也毀譽參半的小小企業主角度來為各位做理性分析,野人獻曝,提供給選民參考。

郭董參選與一般人參選動機不同

人民錢難賺,庶民經濟開始蕭條,商店空置率提高,當然是因為中產階級萎縮的關係,當台灣全部變成服務業,製造業全部出走,中產階級就會萎縮,所以治本之道,除了設法將台灣產品外銷外,最重要的還是找回台灣的製造業,如同川普大力鼓吹的。但是台灣法律系總統們搞不清楚如何招商,也不知道要招甚麼種類的商,這是這些長期從政的人選上總統後最大的盲點,有點像教授出來創業容易失敗的現象,也類似辦公室的高官,永遠無法理解民間想法不接地氣或是處理問題都是隔靴搔癢一般。

郭董說,『政治為經濟服務』,坦白說,這句話從他是商人口中與是總統參選人口中說出來,感受完全不同,筆者相信是他的原創想法,而非抄襲別人拿來當場面話的選舉口號,如果郭董心中真有這樣的信念,又能知道如何拚經濟與制定產業發展主軸,光這幾點就已經完勝這20年三任台大法律系總統,不需要裁判,未來施政績效絕對高於前三任總統,這是從從政理念的角度來觀察。

從參選動機來看,過去20年來的台灣的總統從來沒有人是理性地想清楚自己要怎麼做,要如何帶領國家拚經濟後,才出馬登記參選總統,馬英九是萬般不願意下勉強出來選,陳水扁是選輸台北市長後出來選,2016蔡英文是民進黨沒人想選所以出來選。包括柯P,也是莫名其妙聲勢看漲後,就決定出來選,過去這些政治明星有哪個人是真的想清楚要幫台灣如何拚經濟與外交後才決定出來參選?基本上上述三任總統全部都是看到選上總統後的光宗耀祖、可能勝選、勝選後對於個人與黨的巨大利益後,再加上看到藍綠惡鬥下瘋狂粉絲的炙熱眼神,最後被感性說服決定參選。但是8年後,每一個人都在莫名其妙狀況下, 民調低於20%,下台前都很淒慘,蔡英文如果可以幹8年,狀況也是一樣。

幾任總統也有志一同的全部都是選上後民調低落後才開始警覺不斷強調要拚經濟,但是一個個讓人民失望,提出的做法,永遠都是小學作文比賽程度的633或是5+2,口號喊完預算編列完畢,就等著台灣經濟起飛?但是實際上就只是對台灣經濟隔靴搔癢,讓台灣蹉跎了20年一事無成。 (相關報導: 風評:蔡英文為郭台銘舖墊的「民主」土壤 更多文章

20190418-總統蔡英文今天出席台灣國家聯盟募款餐會。(總統府提供)
過去三任總統無人對國家經濟整體發展有想法,只會喊拚經濟的口號而無作法。圖為總統蔡英文出席台灣國家聯盟募款餐會。(總統府提供)

但是郭董從起手式就不同,筆者猜想郭董出來選,只有一個原因,這是理性與感性的差異,郭董應該是已經想到了解決台灣經濟與外交困境的方法,光有苦民所苦的同情心,還是不足以產生足夠的動力,讓他放棄自己企業出來參選,但是如果他已經想到方法了,心中有藍圖了,才是促使他出來選總統最大的動力,與過去歷任只有感性就出來參選的總統完全不同。郭董並非需要總統大位來光宗耀祖的人(他早就已經光宗耀祖了),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心中有藍圖了,他認為他可以幫台灣完成某些前人所做不到的事情,你從郭董的眼神表情與口氣,你知道讓他衝動參選的最大因素,絕對是他心中有把握、有想法,所以才讓他按耐不住心中的想法,「看不下去」而起心動念,「鋌而走險」出馬參選總統,這是筆者的觀察與看法,接下來筆著試著幫讀者分析網路上對於郭董參選的疑慮一一做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