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美國工程師寫文「揭發」台積電種種「壓榨勞工」的制度,引發不少網路鄉民七嘴八舌地討論。
這些討論除了傳統「台灣慣老板壓榨勞工不意外」的制式反應外,也有不少人發現真實世界的美國晶圓廠是被台積電壓在地上摩擦,還讓美國政府不得不「邀請」台積電前往美國設廠,看起來台積電競爭力好像也沒這位美籍工程師說的那麼不堪。此外也有人說到美國矽谷的軟體業壓榨勞工的「績效」,一點都不比台積電差。種種說詞,讓這位美籍工程師指控台積電「落後」的說服力似乎降低不少。
不過台積電「嚴酷」的工作制度,似乎也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這篇刊登於2000年6月29日出版的695期《新新聞》的報導,描述的台積電工作內容,就已經提到美籍工程師詬病的「隨時on call」,受訪者就說到:「call不到除了考績會較差,影響到配股的數量外,甚至會被開除。」這邊要說明的是,2000年台灣的高科技業利用高配股吸引人才,對於這些高科技員工來說,配股給了自己一夜致富的希望,占收入比率遠高於薪水。而這篇21年前的文章,還提到「同樣的制度在美國就做不起來」。
現在台積電已進軍美國,能不能在美國實行自己賴以成功的種種制度,將是許多人的注目焦點。(新新聞編輯部)
郭永炘,30歲出頭,在多次交友後,最近將要結婚。目前在台積電擔任的工作是製造部門製程的後段部分工程師,對於整個積體電路的製作制度及觀感他有第一線的體會。
工作超緊張,工餘挺單調
他指出,在台積電,工作的型態包括一般的周休2日以及較為特殊的做2休2,而所謂的做2休2,除了做2天、休2天外,其中還細分為早7到晚7一班以及晚7到早7一班,一次工作12小時。
他認為這樣的上班制度設計,為的是讓24小時運轉的機器隨時都有人看顧,而這樣制度實施的對象,包括生產線上的員工以及工程師皆如此。除此,較為特殊的是在台積電工作,工程師也得隨時on call。
這些隨時待命的時刻,包括下班後及假日,他指出,甚至曾有同事出國旅遊,還發生被公司call過的情形,顯示他們這種行業的高度機動性。而制度要運行除了有獎勵也有懲罰,call不到除了考績會較差,影響到配股的數量外,甚至會被開除。
這種on call制度,他與一般行業中工時較長的業務員做比較,郭永炘說,即使是業務員,在半夜也不會被call,但是在他們這個令人欽羨的高所得行業中,卻可能在三更半夜隨時待命。
郭永炘說明,平日他們工程師上班到晚上,甚至假日因客戶的需求,周六、日來廠上班的情形也頗為普遍,他舉例說比如程式運轉未轉完,於是便留下繼續加班,這種晚上加班的情形並不算加班費,超時工作的情形,會計入加班費的部分,也僅在假日加班時。

郭永炘也指出,同樣的制度在美國就做不起來,也顯示在台灣的台積電員工滿拚命的。不過,這樣的生活也讓郭永炘覺得相當公式化,平日工作之外,會從事的活動屈指算算包括同事聚餐、參加同事的婚禮,也就沒有什麼了! (相關報導: 顧爾德專欄:小英入獄、蘇揆受懲,中國展開「反獨促統」新攻勢 | 更多文章 )
就連婚禮,他也認為在新竹的飯店就這麼幾家,婚禮參加多次後,也顯得相當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