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彷彿比台灣落後一百年:《奈及利亞史》選摘

筆者的夫婿是奈及利亞的伊博族人,以其旅居奈國的經驗及相關見聞作成此書。(資料照,美聯社)

「比起台灣,奈及利亞彷彿落後了一百年。」有一次我先生開著他的 TOYOTA 房車,載著我和孩子走在拉哥斯馬扎馬扎區到處坑坑洞洞的馬路上時這麼說著。到處坑洞,是因為年久失修,等到開進住宅區,則只剩泥土石頭路了。雨季的時候,往往到處積水泥濘,不僅對工作上學造成極大的不便,連對只是要上市場買菜的家庭主婦,出個門都可以是一樁了不起的工夫。

說奈及利亞落後台灣一百年,其實是玩笑話,笑話背後掩蓋的,是奈及利亞自 1960 年從英國獨立建國以來,國體一直不健全的事實。奈獨立建國前兩年在奈南三角洲所發現的石油,使不健全的國體更加無法獲得真正的發展。1960 年奈及利亞雖自其殖民母國英國獲得獨立,但看似和平轉移的政權,其實其中有詐。覬覦奈石油能源的英政府把政權交予聽命於英政府的豪薩族,如此英國石油公司得以繼續自由的在奈三角洲開採煉油,而掌政的豪薩族當然就坐擁奈國大部分的油財─真可謂狼狽為奸,不惜出賣同屬奈國的伊博族、優羅巴族、以及其他兩百多個同被圈在奈國版圖內的較小族群。

如此一來,不難想像奈人民幾十年來已造就自求多福的工夫。舉世聞名的奈國伊博族作家齊努亞 ‧ 阿切貝(Chinua Achebe)在他的《奈及利亞之患》(暫譯〔The Trouble withNigeria〕)一書中曾如此寫道:

看看我們癱瘓的公共設施;看看我們無效又浪費揮霍的國營集團及州營公司吧!要用電,就買你自己的發電機吧!要用水,就在自家院子鑿個水井吧!要旅行,就成立自己的航空公司吧!我有個朋友跟我說,「我看有一天若你要寄信的話,你得自己建造自己的郵局!」

上述的第三、第四點是誇張了,但發電機和水井倒是真的。在奈及利亞若要成立公司行號、機構、學校、醫院,那鐵定要先購有強而有力特大號發電機,因為奈國的電力公司隨時有可能斷電。一天供應八個小時以上就可以使人民樂歪了,但常常也絕不會超過 12 個小時(這還是指在都市的情況喔!)全國有超過一半以上貧窮人口的奈及利亞,很多人連發電機也是買不起的,就算有發電機,也不一定每次要用電就剛好有錢買汽油來發電,因為大部分人收入少而且不穩定;月平均所得才不過台幣三、四千塊,而且這點錢要養全家五個以上的人口,有時三餐都有問題,哪來閒錢買汽油發電?用電是如此,鑿水井就更不可能是一般人能成就的。

在筆者所在的拉哥斯市,因有全國各地求發展的人來此租屋,因此很流行三樓到五六樓不等的出租公寓大樓。當電力公司不給電,水龍頭流不出水的時候,大樓住戶就共用公寓大樓房東在大樓院子所鑿的共用水井的水。而建造這些公寓大樓的,往往都不是拉哥斯當地的原地主。 (相關報導: 提「超北市長」是要問鼎北市?林右昌:這是想太多 更多文章

1960年奈及利亞獨立建國時,就已成三大族頂立的局面:奈佳河、貝努約河以北的領域就屬原住在那裡的豪薩族,於是就把北部的幾州大略稱為豪薩族地,所以奈西南就稱為優羅巴族地,而奈東南則為伊博族地。這三大族當中,就屬伊博族人最積極於發展與建設。位於奈西南端的拉哥斯州雖屬優羅巴族地,但其境內南端的拉哥斯港既是奈國著名的錢潮湧入之處,因此來到此地求發展的伊博族人比比皆是。發展較成功的很多就會向原優羅巴地主買地,有的蓋公寓出租、有的蓋旅館或度假村等。既已知奈政府不可信任,伊博族人於是更加汲汲營營,個個的理想無非是成為雄踞一方的經濟大亨,營建自己的小天下、小王國。

委內瑞拉當局不顧該國石油管線與油井都年久失修的事實,急欲重啟煉油廠、提升石油產量,卻讓漏油事故頻發。(AP)
委內瑞拉因於獨立前幾年發現豐富的石油資源,造成執政的豪薩族與殖民母國英國的勾結情形,政府效能不彰導致國家發展停滯不前。且奈國當局不顧該國石油管線與油井都年久失修的事實,急欲重啟煉油廠、提升石油產量,卻讓漏油事故頻發。(資料照,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