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良技術無人知?日本這樣把小工廠推上世界舞台,台灣行嗎?

日劇「下町火箭」講述一家當地的火箭零件小工廠如何對抗大企業,而現實生活中,一家公司「Linkers」也正在將製造業從日本推向全世界!(圖/維基百科)

最近日本有一部很紅的日劇叫「下町火箭」,講的是一家製造火箭零件的小工廠如何對抗大企業的故事。看這部日劇的時候,真的是心有戚戚焉,因為自己就是在日本當採購,常常欺負一些日本當地的小廠商(哈哈哈),有時看了都覺得也演的太寫實了吧!

但是日本真的有很多這種小工廠,經常都是藏身在一些群馬縣、山形縣之類的小鎮(我過去負責的),一個公司含作業員才一百多個員工,甚至連公司的網站都沒有。這些小公司通常專門作一個小小的零件,但是因為技術性的特殊或者是品質的競爭力,很常日本三大車廠都要向它採購。

為什麼要提到這個呢?因為這一期的 Nikkei Business 裡面有一個「日本 Innovator 大賞 2015」的特別報導,介紹了 2015 年獲得日本政府頒發「創新事業」的日本企業,其中有一家叫「Linkers」的公司相當的有趣,因為這家公司在作的事情正是連結這些散落在日本的「下町工廠」,而且這家公司還在今年 6 月到美國矽谷設立辦公室,要將日本的製造業(Old Japan)再次推向世界。

LINKERS 想要解決的問題:龐大沒效率的日本供應鍊媒合體系

Linkers 要解決的問題,相信很多作過製造業採購的人會了解,「有沒有一個更有效率找到廠商的方式?」分成「供需」兩個面向來說:

供給來說,在日本有很多像是「下町火箭」一樣,技術上很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但是多因為行銷、業務能力不足,還有日本企業常有的保守習性,像是不敢對外公開太多技術資訊等,所以在市場上的曝光率低,公司業務也無法擴張。要怎麼幫助這些日本優秀的中小企業增加它們的曝光度,是 Linkers 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需求來說,在全日本有約 46 萬家中小企業,靠一家公司本身的採購團隊,根本很難去接觸到這所有的廠商;而且在日本的中小企業,很多根本連網站都沒有,而且像上面所說的,很多是不願意公開公司真正的技術內容,所以要怎麼有效率地去找到這些有競爭力的廠商,是 Linkers 要解決的另一個問題。

綜合來說,Linkers 要幫助日本製造業的供需體系創造一個更有效率的媒合平台。

LINKERS 的解決方案:1300名以上的區域性專家網絡

最一開始 Linkers 的創辦人前田想到的方法是辦一個「線上展示會」(eEXPO),概念其實很簡單,就是把這些中小企業的的產品、事業內容還有技術 know-how 放到網站上,增加他們的曝光率。當時前田自己一個人親自到 400 多家中小企業去拜訪,記錄下公司的整體介紹,然後把內容詳細地記錄在網站上。

但是這個模式有一個問題,就是這些中小企業對於在網路上公開自己技術 know-how 這件事情相當敏感(尤其是在日本,只要聽起來很像有風險,通常公司最後的決定是寧可失去這筆生意也不願冒險)。 (相關報導: 開太低吃不飽、開太高嚇跑offer,到日本工作薪水要開多少? 更多文章

後來前田發現在日本每個地方都有一些區域性學術機構、地方銀行或者是一些自治會都有一些對當地中小企業特別了解的專家,像是大學教授、和這些中小企業有業務往來的銀行擔當。所以後來 Linkers 發展出來的模式是透過這些「專家」來幫忙推薦各個區域的中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