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COVID-19)在全球大流行,目前已突破300萬個確診病例,死亡人數不斷攀升。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MSF)呼籲,對抗疫情是與病毒賽跑,唯有防止社區感染和建立心理支持,才能贏得最終勝利。
伴隨疫情升溫,無國界醫生正在全球逾70個國家和地區致力維持醫療工作,並擴大支援規模,分別支援各地的衛生部門和脆弱人群。無國界醫生也發起「新冠肺炎緊急應對募款專案」,努力維持在全球許多醫療系統備受挑戰的地區為弱勢提供的醫療服務。該組織重申:「在我們有能力救助時,任何一個人都不應被拋棄。」
決勝點在社區 弱勢群體成首要關注對象
在新冠肺炎肆虐初始,無國界醫生隨即展開應對工作,其中移民、難民與流離失所者等弱勢群體,因居住條件惡劣,面臨更高的感染風險,成為該組織首要關注對象。自1971年成立以來,無國界醫生就致力在全球提供醫療人道援助,擁有應對流行病與傳染病的多年實踐經驗。

由於流行病更常在嚴峻的緊急情況中出現,例如近100萬流離失所者聚集的敘利亞西北部伊德利卜(Idlib)省,從今年年初開始,人們就面臨80多間醫院因戰爭破壞不再運作的實際情況。新冠肺炎傳播到該國後,讓原本已屬災難性的局面更加複雜。無國界醫生持續在當地發展行動診所,分發生活所需物資,也調整工作常規實施社交距離,保護病人和醫護人員。
為提高各國民眾的社區防疫意識,無國界醫生呼籲:「醫院只能處理傳染病的後果,這場浩劫真正的決勝點在社區!」
擴大工作規模支援醫院和增強醫護安全
無國界醫生(國際)主席克里斯托醫生(Dr. Christos Christou)表示:「這是場全球衛生危機,而對緊急危機進行應對行動,已寫在無國界醫生的基因裡。照顧有需要的人、病患和弱勢人群,正是我們的核心工作。我們出色且敬業的救援團隊遍及全球,仰賴全球民眾的支持,我們將全力以赴,扮演好我們該扮演的角色。」這場疫情也讓許多醫療系統先進的國家受到嚴重衝擊,無國界醫生已在義大利、西班牙、法國等疫情緊張的歐洲國家,以及醫療體系脆弱的西亞、非洲、中南美洲、東南亞等70餘國家和地區展開醫療護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等支援工作。
例如在西班牙,無國界醫生建立起能容納逾200張病床的2間醫療設施並提供後勤支援,用於接收中度病況患者,好讓當地醫院能集中治療重症病患。在瑞士,無國界醫生向日內瓦大學醫院(HUG)分享治療與照護新冠肺炎患者、管理醫院的專業經驗,又建立行動醫療團隊為未達入院標準的確診患者提供居家照護,還向日內瓦市公共和私營殯葬服務提供建議,避免處理大體或驗屍過程的疾病傳播。
疫情不見趨緩的當前,無國界醫生盡力擴大工作規模,鎖定受衝擊最嚴重的國家啟動新專案,也全力張羅醫療物資,以保護前線救援人員和患者安全為首要考量。面對旅行限制和醫療物短缺帶來的嚴峻挑戰,無國界醫生也必須確保既有專案持續運作,讓脆弱人群持續受到醫療照護。 (相關報導: 被忽略的人道危機現場,醫護人員是怎麼工作的?無國界醫生展出第一手「救援視角」 | 更多文章 )
年長者也是最容易發展出嚴重病況的人群。在義大利、比利時和西班牙,無國界醫生將行動擴大至老人長照機構,這類設施往往缺乏專門的醫療設備,住在裡面的人又接觸頻密。此外,無國界醫生也在布魯塞爾、巴黎和日內瓦等城市設立緊急醫療設施,特別向難民、無家可歸者提供檢測、隔離或初步的醫療照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