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韓國瑜,我們最不想成為的大人

韓國瑜、張善政11日至競選總部現場向民眾致意。(顏麟宇攝)

2020年總統及立委大選結束,國民黨失去整個年輕世代無庸置疑,但我保證支持國民黨的「大人」(雙重含義)們絕對不知道為何會輸成這樣,還會找一大堆理由,只好發文點醒。

身為一位已經老大不小的7年級生,我周遭卻見許多泛藍家庭產生「世代差異」。顯而易見,父母一代可能是「鋼鐵韓粉」,但年輕世代的7、8年級生卻多半以支持韓國瑜為恥。

韓國瑜之所以在高雄市長選舉成功,個人魅力功不可沒,不過地方選舉的議題本有其侷限性,但中央大選就是徹底檢視價值觀的時刻,諸多議題盡皆難以迴避。支持韓國瑜的「鋼鐵韓粉」之分析所在多有,不再贅述,我只想談談我認為年輕人為何「幾乎」不支持韓國瑜與「世代差異」的原因:

首先,價值觀的單一與絕對化。

嬰兒潮世代或團塊世代,無論怎樣代稱,這些長輩們都出生於二戰戰亂之後,一個看似百廢待興,卻絕對是相對和平的環境,同時享有人口紅利,是得以追求功利主義的與經濟奇蹟的「好時代」。

長輩們的生長環境,處在網路、大眾媒體尚未普及的年代,同時也是價值觀容易「教條化」的時代,諸多觀念簡單輕易地灌輸與被相信,甚至都以為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延伸而來,很多長輩對諸多公民社會的議題都是發自內心地認為這本就「天經地義」,何須討論,如同婚便是最好的例子。

再從韓國瑜不守時、物化女性、胡亂粗口、歧視新住民等種種行徑,無不反應出那種時代所獲得的價值觀,價值觀的單一與絕對讓「同溫層」效應極大規模地發酵,也造就「鋼鐵韓粉」之鋼鐵。

價值觀的單一及絕對也早使討論空間嚴重限縮。更甚者,缺乏對歧視的「病識感」,更反射出對某些隱含歧視的價值觀,其實已是深入骨髓的存在。

這些長輩與韓國瑜完全忽略掉時代早已變換遞嬗,「情勢變更」哪能一概而論,甚至因此拒絕改變,緊抱過去自己熟悉的「退步價值」。

但年輕人身處在價值觀的後現代時代,更為多元與去中心化的價值觀,真理是越辯越明的,哪能接受這種公然歧視,隱含高高在上的「愛與包容」。

其次,「道德」至上,缺乏就事論事的精神。

韓國瑜不斷吶喊中華民國萬歲,強調自己多愛國,認為沒有人比自己更愛國,就自信地痛斥媒體,根本毫無尊重他人發表意見,就事論事討論的精神。

如同長輩們常有一種自以為站在道德制高點,就能為所欲為的錯覺,好像以為若是「道德完人」,則「風行草偃」,所作所為必然正確,忽視現代社會的複雜性,陷入「滑坡謬誤」。

20200111-韓國瑜競選總部現場。(顏麟宇攝)
韓國瑜競選總部現場支持者難掩傷心。(顏麟宇攝)

同時,劉鶚早在《老殘遊記》已說得非常清楚:「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蓋贓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為非;清官則自以為不要錢,何所不可,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

正如同常發生的「讓座」事件,部分長輩往往忽視每個人的差異性,更揮舞著名為「美德」的大刀頤指氣使。但人皆生而平等,行走社會,本來就應虛心不打擾別人,哪有仗著自己是誰,就應該享有特權的奇怪邏輯,甚至倚老賣老,尤為所有年輕人所厭惡。 (相關報導: 黃信維觀點: 韓國瑜逼出來的?蔡英文歷史性大勝不只靠「亡國感」  更多文章

韓國瑜在韓粉心中,便是一位佔據道德制高點「百年難得一見的政治奇才」,但光憑將所有的質疑都簡化成抹黑,不願花時間說清楚、講明白,「不容質疑」這點便足以讓年輕人不敢恭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