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孫立方、史雪燕、附中生看民進黨的三把尺

中國出生的國防部軍事發言人孫立方少將,現晉升國防部政務辦公室主任 。(資料照,張曜麟攝)

「底層邏輯」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什麼是「公平」?公平就是用同一把尺來丈量萬物。什麼是「公正」?公正是你可以選擇使用哪一把尺,但選好了就不能換。公平像是體育競賽,大家都跑同樣距離,誰的速度快誰就贏。而公正像是給寺廟捐錢,誰捐的多誰的排名在前,遊戲規則大家都知道,想當榜首就多捐錢,規則不一定讓人滿意,但只要確定規則就不能隨意更動。

孫立方出生在大陸,14歲來台後報考軍校,近期晉升中將。一位附中學生,父母都是台灣人,由於父母在大陸工作,他出生在南京2歲回台定居,結果附中生不得報考國防醫學院。很顯然民進黨政府是用了「不一樣的尺」來衡量孫立方和附中生,因此這是不公平。孫立方可以升中將,附中生就能讀軍校,這才叫做公平。

史雪燕是南投縣議員,也是第一位「陸配」在取得中華民國身分證後,當選的縣議員。於卸任後遭到內政部解職處分,內政部的理由是她沒有在法定期限內放棄他國國籍。請問在大陸出生,一直到14歲才來台的孫立方是否也依「國籍法」註銷他國國籍?很顯然他一定沒有,因為他根本沒有機會做到。但孫立方可以升官,史雪燕卻要被解職,內政部是否也該對孫立方的國籍問題做出讓大眾「心服口服」的說明呢?

為什麼孫立方行,史雪燕和附中生不行?因為民進黨是用不同的「尺」來衡量他們。民進黨有很多把「尺」,用極嚴格的尺來衡量他們的敵人,卻用沒有刻度的尺來衡量自己。孫立方是自己人,這把尺上沒有國籍法,史雪燕和附中生不是自己人,衡量他們的尺上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法」。

筆者相信孫立方絕對是一位優秀的軍官,他遭受的質疑相對於他的傑出表現並不公平,但這個「不公平」是民進黨政府加諸在他身上的。如果沒有附中生遭到不公平的對待,孫立方的「問題」也不會被社會大眾關切。由於民進黨冀望以「抗中保台」為「大罷免」獨裁政權鋪路,因此孫立方的「小反共義士」的身分需要被凸顯,在民進黨圖謀一黨專政的巨大利益驅使下,自然而然的附中生和史雪燕也必須犧牲,為「大罷免」的抗中保台充當墊腳石。

民進黨推「大惡罷」的真正目的,是想完全不要「尺」,只要掌握了行政權、司法權和立法權,以後民進黨說的話就是「尺」。在孫立方、史雪燕和附中生的事件上,民進黨還要花心思找不同的尺來圓謊,對獨裁政權來說太麻煩了,只要大惡罷成功,以後賴清德的話就是「聖旨」。不管是雞犬升天,還是剷除異己,都不再需要「尺」或者「恥」了。

孫立方升中將意味著「順我者昌」,史雪燕被解職標示著「逆我者亡」,附中生最倒楣,他成了「抗中保台」的祭品。這三個人就是民進黨的三把尺,這三把尺上都註記著「無恥」。 (相關報導: 人物》經歷中國文革批鬥的台灣將軍!孫立方哭聲改變一家「黑五類」命運 更多文章

*作者為退伍軍人